【www.chawenzhang.com--三年级作文】

  学习需要不断的在练习中积累,在即将到来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单元检测,教师们要如何准备训练的题供学生们练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训练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训练题: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箠(chuí)杀 击楹(yíng) 骖乘(chéng) 臧(cáng)亡

  B.吴玠(jiè) 名姝(shū) 宵旰(gàn) 以徇(xùn)

  C.撼(hàn)山 蹙(cù)额 恂(xún)恂 枹(fú)鼓

  D.省(xǐng)视 休舍(shè) 擢(zhuó)素手 锦衾(qī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大荒 搏击 格杀 震栗 驻车叩马

  B.沧州 确论 尝试 儒生 秋毫无犯

  C.溯流 意断 姬侍 事亲 宵衣旰食

  D.恂恂 蹙额 儒生 锦衾 枹鼓不鸣

  3.下列加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4分)

  A.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 B.妻子对哭

  C.冻死不拆屋 D.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在句后的括号里。(4分)

  (1)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

  (2)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

  (3)路转溪桥忽见。( )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5.按要求默写古诗词名句。(4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了比喻的千古名句是

  (2)《渡荆门送别》中描写雄浑壮阔景象的句子是

  (3)《春望》中写期待家人信息的焦急心情的句子是

  (4)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6.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4分)

  上联:

  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1分)

  岳 飞

  毕 沅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吴玠素服飞 素:

  (2)饰名姝遗之 遗:

  (3)立斩以徇 以:

  (4)阙一不可 阙: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宁大将安乐时耶!

  (2)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9.本文从哪三方面写了岳飞的品格?(3分)

  (二)阅读古文《赵普》,回答问题。(14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普少习吏事 ( ) (2)读之竟日 ( )

  (3)普颜色不变 ( ) (4)他日补缀旧纸( )

  11.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12.选出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 )(4分)

  A.程门立雪 B.半部《论语》治天下

  C.凿壁借光 D.闻鸡起舞

  13.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①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②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舣船:船靠岸边。②面:侧面以对。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持短兵接战 兵:

  (2)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C.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不忍杀之,以赐公

  屠惧,投以骨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天之亡我,我何渡为?(2分)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2分)

  17.你对项羽乌江自刎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三、写作(40分)

  18.泱泱五千年的诗歌王国,杰出的诗人层出不穷,如璀璨的星空,群星交相辉映;优秀的诗篇数不胜数,如春天的花园,百花争奇斗妍。在星空中遨游,在花园中徜徉,是否有一位诗人如明星照亮你的心灵?是否有一首诗歌如幽兰至今让你细细品味它的芳香?请以“徜徉古诗”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训练题答案:

  1.A(“乘”读shèng。)

  2.C(意—臆。)

  3.B(“妻子”是“妻子和儿子”的意思。)

  4.(1)“臧”通“藏” (2)“钯”同“耙” (3)“见”通“现” (4)“说”通“悦”(掌握通假字要靠平时多积累。解释文言词语,当某个词用常用义项解释不通时,就可考虑是否存在通假现象。)

  5.(1)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2)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3)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4)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本题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均属于理解型默写。对名句的积累,一要准确无误,不能出现错字、漏字、添字现象;二要理解句子的含义。)

  6.示例(1):西游师徒从善如流相邀除魔应天道(下联是个主谓结构,停顿格式4/4/4/3。前四字是两个名词构成的,“疾恶如仇”为成语,“杀富济贫”是由两个动词并列构成的。最后三字为动宾结构。上联也应符合这些要求。)

  7.(1)平素,平时 (2)赠送 (3)来,用来 (4)缺,缺少(“素”有“白色”“质朴,朴素”和“平素,平时”等文言意思,此处为“平素,平时”的意思;“遗”在文言文中有“遗留”“抛弃”“赠送”等意思,此处为“赠送”的意思;“以”作为重点文言虚词,意义广泛,可以作介词,也可作连词,课内文言文学习时已经要求掌握;“阙”为通假字,通“缺”,缺少的意思。)

  8.(1)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2)将士们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绩?[(1)翻译时注意将“宁、时、耶”等词语的意思准确翻译出来。(2)为倒装句,翻译时注意调整语序。]

  9.至孝至忠、治军有方、爱民恤士。(岳飞对父母非常孝顺,家中没有侍妾,说明他孝顺而且十分忠厚老实;对军队训练要求严格,而且军纪严明,不准拿老百姓的一草一粮;岳飞和妻子同情下属,分发赏赐给下属,爱民如子。)

  10.(1)熟悉 (2)整天 (3)脸色、神色 (4)连结(本题考查识记文言文中的实词意义的能力,注意一些词语的古今意义有很大的差别。)

  11.赵普性情沉着,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翻译时要体现出主要词语的意思,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达到“信、达、雅”的要求。)

  12.B(A项中“程门立雪”是说宋代的杨时的。C项中“凿壁借光”是写西汉匡衡的。D项“闻鸡起舞”是写东晋祖逖的。)

  13.一是刚毅果断,不像其他为相的“龌龊循默”(固执己见不团结人或做好人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是有识人之明,且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举荐合适的人。(只要符合文意即可)

  14.(1)兵器 (2)遭受[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结合语境和上下文是正确理解其含义的前提。(1)“兵”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意思:一是兵器,如本文;二是战场,如“兵,死地也”中的“兵”,翻译时不能译成“士兵”,在理解时一定要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解释。(2)“被”,意思是“遭受”。]

  15.D(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辨析。文言文中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要注意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 A项中的“乃”分别为:副词,就;副词,竟然。B项中的“虽”分别为:转折连词,虽然;假设连词,即使。C项中的“且”分别为:连词,况且,再说;副词,将近。D项中的“以”均为:介词,把。)

  16.(1)(既然)上天要灭亡我,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上天要我死,我还渡江干什么?)

  (2)即使江东父老兄弟们爱怜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见(面对)他们呢?[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的意思一定要翻译出来,同时,翻译时注意其中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的词语,还要注意语言表达要通顺。翻译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重要词语,使整个句子的翻译和重点词语结合起来。(1)句中“我何渡为”是倒装句,翻译时要注意调整顺序,应为“我为何渡”;(2)句中“怜”为“爱怜”之意,“王”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做王。]

  17.观点一:肯定。战败无颜见江东父兄,羞愤自杀,是他气节的表现:“死亦为鬼雄。”观点二:否定。遭到失败就羞愤自杀,不能“包羞忍耻”,不想东山再起,不是真正的英雄。

  (本题考查结合文本发表观点的能力。这类题是开放性试题,但基本依据仍然是文本,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要结合文本阐述自己的理由。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肯定”或“否定”。在阐述理由时,要有充分合理的依据,要有说服力。观点一要抓住项羽乌江自刎表现了他的气节来分析,观点二要抓住项羽不能“包羞忍耻”来分析。)

  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于是项羽打算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把船靠在岸边等着他,亭长对项羽说:“江东虽然地方小,但也方圆千里,有几十万民众,也是可以为王的。希望大王您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如果等到汉军到了,您就没有办法渡过去了。”项羽笑了笑说:“(既然)上天要灭亡我,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再说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现在没有一个人生还,即使江东父老兄弟们爱怜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见(面对)他们呢?纵使他们嘴上不说,我难道不有愧于心吗?”于是项羽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仁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已经五年了,它所向披靡,曾经一天奔行一千里,我不忍心杀了它,就把它送给您吧。”于是命令所有的骑兵都下马步行,持短兵器与敌人交战,项羽一个人就杀了几百个汉军,自己也受了十多处伤。

  项羽回头看见了(汉军)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侧面对着他,指着他对王翳说:“这就是项羽。”项羽于是说:“我听说汉王用千斤黄金和万户封邑悬赏缉拿我。我替你做这件好事。”于是就自刎而死。

  18.思路点拨:(1)徜徉诗苑,感悟美点。

  古诗词本身就是文化的精髓、语言的精华。如果我们在古诗词的阅读中注意体会和感悟诗词美的地方——有的诗词景物美,有的诗词精神美,有的诗词意境美……拿这些“美点”做文章,说不定就能成就一篇佳作。

  (2)添枝加叶,意境再现。

  诗词的语言是精练的,而它所创造的意境是无穷的。好的诗词总能通过一两个词语引发读者无尽的遐想。如果对古诗词进行散文化的扩写,通过想象和联想再现诗词的优美意境,也可以成就一篇佳作。

  (3)古为今用,戏说改编。

  借用古诗词中已经有了的意象进行重新组合创新,从而为我所用,为现实所用,通过戏说改编的形式来反映当前社会的新问题、新现象。把这种方法运用在作文中,不但能拓宽作文的选材面,解决“无米下锅”的难题,而且还能让你的作文内涵丰厚、意味深长。

  (4)走近作者,弘扬精神。

  诗词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它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文化上,很多情况下是一种精神的载体。从诗词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作者的生活。如果你对某一个诗人(词人)非常熟悉,不妨写一写他(她)的故事。可以不是诗人(词人)整个的人生经历,想象一个生活片段就可以了。

  例文:

  读古诗词,悟中华魂

  一架木琴,一壶浊酒,一支毛笔,一方砚台,多少诗词瞬间便凝固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诗人用珍词丽句撒满了中华文明的角角落落。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可以从悠悠的诗行中感悟古人的高尚情操;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可以在浩如烟海的诗卷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钟灵秀丽的汨罗江畔,走来了中国诗歌第一人——屈原。他虽然对楚国忠心耿耿,却一生坎坷,命运多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一袭白衣的屈原投入了自己挚爱的汨罗江,用沉重而悲愤的一跃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步。那投身江水的优美弧线也永久地印在后来者的记忆中,成为历史文化星空中最美的一笔。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看到这满怀凄寂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诗仙”对月独酌的孤独身影。他拥有才华却得不到重用,心中的惆怅也无人能解。即便是流浪天涯,他也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在“举杯销愁愁更愁”之后,诗人追求的仍然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远大抱负。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在荒郊野外的茅草小屋中,诗人陆游在叮嘱自己的孩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风烛残年也不忘收复中原,为祖国奋斗一生的陆放翁,百年之后牵挂的仍然是祖国的安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刻的文天祥只要低下那高贵的头颅,只要对敌人弯一弯那挺直的腰板,荣华富贵便唾手可得。可是他宁做阶下囚也不向敌人屈服。一个人得以如此轰轰烈烈地去死,也不枉此一生了。

  不是每个人都能吟出这样的千古名句,也不是每一首诗都可以流传至今。我知道,优秀的诗文都是用生命写就的。中国的文人啊,表面上看来文文弱弱,但是他们用文弱的身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在诗词的星空里穿行,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点评】文章巧妙地引用诗句概括了诗人的精神。虽然人物多,却并不零乱。想其原因有二:一是作者并不是随便罗列故事,而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后,围绕“古人的高尚情操”这条主线展开,并且按时间顺序来组合;二是作者注意首尾的点题和呼应,这样显得全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从全文看,语言精练优美,主题积极向上。

看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训练题的还看了:

1.人教版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2.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卷

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4.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阅读复习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chawenzhang.com/zuowen/15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