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awenzhang.com--知识文库】

北京师范大学2007   ~2008  学年第 1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任课教师姓名: 张曙光          卷面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长: 100   分钟   考试类别:闭卷 □   开卷 □   其他 □   院(系):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专 业: 哲   学                  年级: 06         姓 名:                    学 号:                          第一题(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试从实践的观点说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2,试用必然与偶然的辩证关系说明我们应当如何对待“机遇”?   3,应当如何看待“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4,如何理解文化“符号”的社会客观性?     第二题(辨析题,每题18分,共36分)       1,“人创造社会”;“社会也创造人”。这两个判断看似相反,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举例说明你的看法。   2,“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一句成语。有人不相信这句成语,认为它不过是“安慰”人的“说法”;有人则把它作为自己的信念。你认为这句成语属于“事实”描述还是“价值”评价,它的道理或者说它的问题在什么地方?   3,   第三题(论述题,24分;两道题任选其一)    1,马克思之前的“唯物主义”面对人类历史时就成了“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为什么能够创立唯物史观?   2,试以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相互关系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解。       北京师范大学2007 ~2008  学年第 1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任课教师姓名: 张曙光     卷面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长: 100     分钟   考试类别:闭卷 □   开卷 □   其他 □   院(系):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专 业:                        年级: 06        姓 名:                    学 号:                            题号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总分   得分   阅卷教师(签字):                               第一题(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试述“物质”概念与“客体”概念的区别。   2,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人类的时间概念各有什么特点?   3,矛盾的“对立统一”与“否定之否定”是何关系?   4,“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与“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是什么关系?   第二题(辨析题,18分,共36分)      1, “人类社会的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社会的规律基于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所以能够以人的意志活动为转移”。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说法?   2,有人以“情人眼里出西施”说明美是主观的,有人则以“星空的美是因为它的灿烂和谐”说明美是客观的。你能否联系这两种现象谈谈你对美的看法?   第三题(论述题,28分,任选一题)    1,试以中国在“文革”后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说明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2,“通过他者,重建自身”,这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对于自身的意义,你能否用这个道理说明中国文化在现时代的复兴之路?
  附:A卷答案要点:   第一题:   1,从实践观点理解“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一是人的生活实践证明了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亦即发生学上物质先于精神;二是物质与精神又是相互转化的,人的实践自身就是有意识的感性的活动,并且具体地实现着物质与精神的相互变换。   2,“机遇”指的是对自己的生产或生活有利的时机或某种形势。作为一种可能性,它本来存在于人类的历史活动中,就是说机遇基于历史的必然性;但它对于某个民族或个体来说,其出现又取决于许多因素,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善于从偶然出现的事物或趋势中,发现必然性,使自己的行动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各种偶然因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即善于抓住和利用机遇,并避免有害的偶然因素的影响。   3,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的认识,并且认识的真理性也是有时空范围的,在这个范围内,真理有绝对性,超出这个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但相对真理又是绝对真理的颗粒。   4,文化符号都是人们的社会性活动的产物,并且符号的生命就在于人们的理解和运用,它独立于个人之外,但存在于人们之间或主体间,被一个群体所公认,这就是它的社会客观性。   第二题:要点:      1,这两个判断看似矛盾,其实是对人的完整的生存方式即社会存在状态的分别表述。人与自己的社会存在是一种对象性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循环关系,即人通过对象性活动在改变对象的同时改变自己,从而创造出社会或社会化的人。因而可以说人就是社会。但从相对的意义讲,社会作为人们整体的或公共的存在方式,作为人们社会关系的集合,不能还原为每个个人,并且对于每个个人都有很大的规范和塑造作用。但社会毕竟是由无数的个人组成的,这些个人自觉与不自觉的活动,直接改变着他们的生存条件和相互关系,从而也就改变着整个社会。正如一个村庄的农民,在改变村庄的环境和条件也就改变了自己,使自己获得新的能力和面貌。   2,这句成语是人们社会生活实践中的某种因果关系的反映。在一个有着正常秩序的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总是与社会的规范大体上相适应,所以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但对于个人来说并非总是如此;在一个失序的社会中相反的情况是很多的。所以这句话并不完全是一个事实判断,它多少反映了人们的愿望和信念。   第三题:要点:     1,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之所以在历史观上都陷入唯心主义,主要原因有社会历史发展程度和认识论两方面。马克思生活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直接感受着现代社会越来越突出的利益和经济问题,并且立足“社会主义”视界,在认识论上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发现了劳动分工和物质生产在人类社会历史形成和运动中的动力作用和基础性地位。   2,中国现代化是在中国大地上的现代化,不能不受中国历史和国情的制约,不可能与西方现代国家采取一个模式。但这决不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可以特殊到失去现代性的共性如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一方面是必然的,另一方面,究竟有哪些特点,是有待我们探索的,但原则上它应当“背靠”五千年中国历史,“面向”世界、未来和现代化。

本文来源:https://www.chawenzhang.com/fanwen/174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