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awenzhang.com--生活随笔】

知青岁月【第一篇】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悟体会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党员微视频《公仆之路》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悟体会【一】

  七年的知青岁月,是人生路上一段特殊的时光,是一种特殊的体验,是一份特殊的情感。其间,有艰辛也有欢畅,有困苦也有坚守,有付出也有收获。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开启人生之路的第一站,在这悠悠漫漫的艰苦岁月中,他读懂了人生,读懂了中国,读懂了中国共产党,明确了目标,明确了方向,明确了初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七年的生活锻炼,让习近平总书记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脱胎换骨为群众眼里“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一个一心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领路人。

  苦难磨炼意志。毛主席作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决策,大批大批的城镇中学生离开了长期生活的城市,离开了父母家人,习近平是当时知青下乡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他插队的陕北是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他是插队知青中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上山下乡是对人性格、意志、品质的磨炼,这种磨炼让习近平由稚嫩趋于老练,由狂热趋于清醒,由天真烂漫趋于老成沉稳。是走过的足迹,是人生的印记,是值得珍藏的回忆。七年中,他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真正的接了地气,了解了国情民情,真切的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冷暖甘苦,七年中,锤炼了他坚忍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铸就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

  苦难实现了精神升华。文革时期,父亲遭到迫害,母亲过着受审查、挨批斗的生活,自己也被戴上“黑帮子弟”的帽子,来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17岁的习近平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尽管情绪比较低落,但是,他坚强勇敢,不抱怨,不埋怨,以从容、平和、淡定的心态,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改变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他组织带领群众修道路、打淤地坝、办铁业社、建代销社、打大口井、发展沼气等,尽管困难重重,但是仍努力克服,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不仅提升了劳动效率,而且改变了落后的农村面貌,以自己的苦干实干引领群众向过上好光景奋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感谢陕北父老对他的帮助,热爱这片曾经养育过的黄土地,将苦难化为前进动力,在困境中完成人生的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

  苦难培育信念。2015年2月习近平到陕北考察调研,与梁家河父老乡亲谈心的时候,深情的说:“我走的时候,我的人走了,但是我把我的心留在了这里。那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一定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知青七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父老乡亲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已将“为民”的信念的种子播种于心田。视百姓的所想、所思、所盼为一切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百姓真正的获得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公开发表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写到“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最初的执念转化为改善民生的行动,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打响脱贫攻坚战,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正的惠及全体人民。

  贝多芬曾说过:痛苦能够毁灭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毁灭。创造就需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陕北这片黄土地,让习近平总书记在精神上得到升华,心灵上得到洗礼,思想上得到滋养,为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提出奠定了深厚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实践基础。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悟体会【二】

  选调生,在人们眼中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定义,然而,由于受到外界影响,或是自身认识的问题,一部分选调生同志对于自身定位出现了大的偏差,甚至有同志扬言“就是去基层做领导的”,让人何等的哭笑不得;有同志嫌弃基层条件差,下村不入户;有同志介意基层偏远,还没到岗便想着如何调走。

  我认为,选调生,应该脱去了其“选调生”的光环,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就是在最贴近人民的基层,为群众服务的普通公务员。

  多年以前,还有着这样的一个群体,可以算得上是“选调生”的前辈,名为“知青”。有着这样一位知青,他原本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北京,但响应了毛主席“知识青年要下乡去,接受中下贫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去往了全国最贫困地区之一的延川县梁家河大队,遍尝疾苦;他年仅15岁,却被扣上了“黑帮分子”的帽子,差点被揪进少管所,生死堪忧;他是曾经的国务院副总理的孩子,却要“一切从负数开始”,前路坎坷。他便是我们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去感悟我们党的总书记如何于志学之年开始在基层奋斗,吾等毛头青年也可以以同时期的习近平同志为镜,品基层之苦辣酸甜,明我们在基层的得与失。

  在那个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的年代,又是在全国贫困地区中名列前茅的延川县梁家河大队,黄土高原山大沟深的穷乡僻壤,其自然环境之恶劣,生活条件之艰苦也是可想而知的。勤劳善良的陕北人民终年不停的劳动,却还是过着缺衣少食的生活,常年的食物都是野菜团子、黑米糊糊、玉米糁子这些粗糙和难以下咽的粮食,邻居家送来的一碗米饭竟是习近平同志在知青七年里最为难忘,至今也回味无穷的“美味佳肴”。

  基层的“酸”,饿其体,毁其肤。是多日不进青蔬,房东送来一碗酸菜其中的甘酸;是初到陕北时,被跳蚤咬出大包的奇痒;是明明能力出色,表现优异,群众赞不绝口,却被党组织拒之门外的无奈;同样也是习近平同志在七年知青岁月里扣好的人生第一颗扣子。

  基层的“辣”,劳其筋,损其骨。是担着几十斤的水却又不会换肩,漫漫长远走不到头的山路;是炎炎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如火灼身的烈阳;是寒冬腊月,锄头在井下挖出的冷如锥寒刺骨的冰水;同样也是“与挣扎着生存的普通老百姓牵手共度时艰中,就油然而生的、诸如血液中的信念”。

  基层的“苦”,苦其心,磨其志,是苦,也是甜。如1975年采访过习近平的曹谷溪所说:“是习近平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世间万物充满着辩证法。艰苦的环境,会将一些人的意志消磨,使其向命运低头,日渐消沉,丧失奋斗的勇气,但是也会将勇敢者的意志打磨,昂起他倔强的头颅,变得更加的坚定,为了认定的目标勇往直前。

  习近平同志便是这样的勇敢者。在基层的岁月里,他并不是整日计划着如何离开这个地方,相反,他让自己真正的融入了这片辽阔的土地,融入了这群友善、淳朴甚至还保护着自己的基层劳动人民。

  他潜心沉淀,钻研书籍。通过在午间、夜晚挤出难得的休息时间用来看书,广泛学习了政治、军事、科学、历史、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虽然当时并没有功利目的,仅仅是源于对知识的渴望,但也为自己日后走上领导岗位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他专心劳动,从不“撒尖儿”。开荒、种地、放羊、打坝、挑粪,什么样的脏活累活都不逃避,通过认真学习,从一个什么活都不会的“城市娃”变成了干农活的好手,并且也在与基层群众一起劳动一起生活中,更加切身真实地了解到了人民疾苦,使得他在日后制定政策时更加的有的放矢。

  他解放思想,大干实业。创新的为梁家河大队乃至整个延安地区引入了沼气技术,解决了千百年来的燃料难题,还成立铁业社,筹办代销店、缝纫社,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现在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许多创新的政策、创新的思路,想来也定是源于在那时形成的“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的观念。

  当然,在40年前习近平同志所做的一切都仅仅是为了带领当地的群众改善生活,但这些经历却也是确确实实的影响了他的人生。

  由此反观我们,更应该摆正自己的态度,确定自己的位置,到了基层就应该扎扎实实的做好每一份工作,现在基层的“苦辣酸”远不及当年的陕北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都无怨无悔的坚持下来了,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抱怨呢?而我们在基层的艰苦和经历也终将在岁月的长河里酿成蜜一般的“甜”返回我们手中。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悟体会【三】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通过采访与习近平总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和知青,再现了知青下乡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直观地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崇高的理想追求、深切的为民情怀、强烈的进取精神及优良的品德作风等优秀品质。

  尽功夫读书,使读书成为习惯。

  不管在什么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都坚持读书,在梁家河那段艰苦的日子里,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和思考。

  书中有个场景描绘的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去陕北路途遥远,很多人带的都是衣服、家里给的些许补贴以及少许书,而他带的是一箱子满满的书。一个精明的年轻人,给刚到陕北的知青扛箱子的时候,他率先挑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小的箱子,结果最沉,导致自己一直落后,后来才知道箱子里是一箱子书。这就可以看出他对书籍的热爱,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书籍可以说是了解世界的一个途径。

  而且,他不仅自己看书,还将村里的老乡带动起来读书,丰富了村里老乡的精神生活,使得村民以及村子一起成长了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真正地把读书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习惯。他不仅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升做好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而且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驾驭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

  真品格立志,让品格熠熠生辉。

  知青下乡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也不过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出身高干家庭,生活于北京城,本应拥有别人羡慕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然而,特殊的历史时期和政策,很多知青都是听着毛主席的号召下乡。而习近平总书记,他是除了听号召以外,还心甘情愿下乡的一个人,他报考时三个志愿都是填报清华,他觉得考不上就继续为村子办事,他愿意留下来为群众做实事。

  在陕北的七年,他真正做到了和黄土地以及黄土地上的人民融合到一起,如他所说,他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他在那样背景下,被陕北的老乡们真心接纳,并且对他没有任何的歧视,其实并不容易,但是他凭自己的真才实干和高尚品质,摘掉了“黑帮子弟”的帽子。他带着内心最纯真的情感在陕北平原的黄土地上无怨无悔的成长,默默扎根,长成黄土地的一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扎根群众,要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这种毅力和决心,是一般人少有的。他在梁家河的时候,要带着大家多打粮食,让大家都有粮食吃,还能多交公粮,给国家做贡献。之后他又返回北京到清华大学深造,毕业之后依次在国务院、军队工作了一段时间,又主动回到基层,从县到市到地区到省到中央……几十年这样脚踏实地干下来,从来没有脱离过基层。群众需要什么,群众想要怎么办,干部就要带着大家怎么办。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根子就在他对基层群众和基层实际情况的了解上。

  德为本做人,在困境中实现精神升华。

  他在当梁家河村支书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让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子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书中写到习近平总书记被批准上大学、梁家河乡亲们依依不舍他离开时,他甚至跟乡亲们说出过“要不然我不走了,继续留下来干”的话,这是多么深厚的感情啊。他用自己的热忱和实际行动为人民谋福利,使梁家河发展,也在困境中实现了自己精神的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用七年的知青岁月磨砺了自己人生的利剑,斩断了阻碍人生前进的“五关”,脚踏实地一路成长。回望伟人的脚步,不是歌颂虚幻的口号和运动,而是认可那些在艰难困苦之中,仍然坚定不移地实现人生的意义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们要拿出应有的责任感,只要是对社会发展有益的事情,就要勇于尝试、敢于担当,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悟体会【四】

  最近,我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和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感悟很深。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不仅是记录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往事的纪实著作,也是一部极具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史料经典,更是一部叫人感念历史、催人奋进的生动教材。这本书不仅记录了总书记青年时代鲜为人知的史实,同时更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一代人成长的缩影,是对“不忘初心”的真实诠释。忆过往,观今朝。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带领我们回顾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更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让我们增添了不畏艰辛、开拓进取的动力。所以,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履行党员义务,干好本职工作,为建设富裕、生态、人文新礼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知青岁月,说真的,我们这一代年青人没有经历过,对那段岁月的概念大多来自影视剧,此次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知青岁月,图片、文字让我们看到了知青岁月的原貌;对话、描述为我们还原了习总书记在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习总书记说“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在那个艰苦岁月发出这样的心声,带动了其他知青的积极性,点燃了知青们在艰苦环境下的斗志,激励了当地老百姓创造新生活的愿望。时至今日,社会进步了、环境改善了、吃穿不愁了。可是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一部分人“不干正好、一干就累”、严重的还有“占着茅坑、不拉屎”甚至屁都不知道的思想和工作状态出现了,面对这种人,我们要努力杜绝这种后退思想的出现和蔓延,以习总书记“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奋斗精神和奋进思想为榜样,立足岗位,踏实工作,力争做到违心无愧,为富裕、生态、人文新礼泉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悟体会【五】

  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本市广大青年找到了答案。在日前团市委召开的座谈会上,6位来自不同岗位的青年代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畅谈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感悟和体会。大家认为,学会吃苦是人生必修课,艰难困苦磨砺坚强意志,有了坚强意志,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坚韧不拔、充满自信地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15岁时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这是他迈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宝坻区王卜庄镇东蛤窝村主任助理张岩说。他经历了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转变,一开始很不适应,“每天下乡、下地,看秸秆、发煤球,这些工作和我预想的差太多了。但学习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我领会到,这不是受苦,而是一种收获,一种人生阅历。作为年轻人,就应该多到基层一线的‘练兵场’磨练,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对于今后成长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青春的磨砺,陕北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够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得益于艰苦环境的造就,更是他苦心立志的奋斗结果。”参与全运会志愿服务的天津医科大学学生张嘉懿说,“2017年暑期,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或许比平时更加忙碌,但能够为全运会的召开献一份力是我们的荣幸,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和历练。不管平日的志愿服务有多么辛苦,没有一位退出的同学,全运会志愿服务强化了我们青年的责任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有所进步,就要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直面困难,只有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经历过磨砺,才能创出新的业绩,才能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知青岁月【第二篇】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知青岁月。

  阅读习总书记的知青岁月,我感受颇深,很多地方会产生共鸣,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01hn.com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一】

  近日,有幸拜读了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组采访实录共采访了29人,其中既有同他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这些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读来感受颇深。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一个人的成功不是无缘无故的,不是天上掉个馅饼砸上谁谁就幸运,谁就成功,无论是发于畎亩之中的舜,创造农村包围城市的毛泽东,还是如今中华民族的掌舵者习近平,他们无不是经历了千辛万苦的磨难。才成就了各自辉煌的事业,带领我们的民族走出苦难,走向富强。

  当读到年轻的习近平挑灯夜读时,他那对知识的渴求与不懈追求的品质让人深深感动和钦佩。对大多数知青来说,白天要上山,那繁重的体力劳动早已让他们疲倦不堪,晚上难得的休息,而习近平还要抽出时间读书学习,足见他超出常人的毅力和精力以及对知识的渴望。而今天的我们,物质生活丰富,学习时间充沛,我们却把大多数时间浪费在了无聊的闲扯聊天中,消磨在了手机电脑游戏上,深感惭愧和不安,今天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更新认知系统,就会被时代淘汰,更何谈完成自己的梦想和事业。作为青年的我们更要抓紧时间学习知识,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现代的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更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二】

  最近,我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这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成的一本采访实录,其中既有曾经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这些受访者以口述的方式,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乡下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生活和成长历程。这部书是一卷好干部的成长史,更是一部始终为民的奋斗史。

  翻开这部书,我深切感受了青年习近平成长的艰辛与不易,遥不可及的大国领袖一下子变得亲切具体、可触可感了。1969年1月,习近平15岁时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1975年10月。七年的知青岁月,扎根中国大地,洞察国情民情,黄土高原的苍天厚土,深深铸就了一位大国领袖的爱民为民情怀、勤奋好学精神、艰苦奋斗品质、苦干实干作风。

  领袖的成长不是偶然的,领袖思想的形成总是有源头的。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对照我自己,作为一名年轻公务员,一名新时代的新青年,要深刻把握《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宝贵品质和实践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立足本职,从基层做起,从关系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断学习,踏实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这个国家,正是因为有一批习近平这样的人--未必都是领导干部,可能是农民、工人、医生、教师等等,无论是不平凡的人,还是平凡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热爱这个国家,愿意穷尽一生为她奋斗。所以,中国才会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快速的发展和这么巨大的进步,而且有这么美好的未来。我们要像习近平青年时代那样,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学习、爱岗敬业、苦干实干、艰苦奋斗,把无悔的青春刻写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三】

  在刚刚结束的党的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告,大会的主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新时期党对全体党员的要求,也是党在新时期的工作方针。在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过程中,深深感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与群众坐在一条凳子上”“与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经历中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梁家河的“三个最”中,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牢记使命,克服农村生活的“四大关”,努力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群众,充分发挥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七年知青生活,决定了习近平总书记完全能够回答好、解决好“当代中国之问”,为成为“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党的领袖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一是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习近平总书记“在走上社会之初就与最底层的中国农民同甘苦共患难,在他人生最艰苦的时期,陕北人民收留了他,爱护他也保护了他,七年的知青岁月,培养了他一生都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对乞食老汉“解衣推食”、帮助老汉拉车、帮群众找猪、为救治受伤村民而急坏了……这些都是青年习近平为民情怀的自然流露。总书记从不谙世事的“知青”到自称“是个普通农民”“是黄土地的儿子”,体现的是思想深处对农村和农民感情的深刻变化,证明已经完全融入了人民群众之中、深深扎根在中国的大地之中。为群众、为基层做些实事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牢记于心的使命,即使放弃难能可贵的高考机会,也始志不渝。这一段虽苦尤甘,忧戚与共的生活经历,使人民始终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居于最高地位,也使得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伟力。

  二是对国情有着清楚的了解和判断。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形成的最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陕北地区锻炼,亲眼目堵了“漫无际涯的光秃秃的黄土高坡,进入眼帘的尽是”穷乡僻壤“,亲身体会到农村生活的艰苦,“老百姓只能吃糠窝窝”,住人畜混杂的窑洞……,在七年的峥嵘岁月中,扎根农村,深入基层,使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群众有了最直观、最深入的了解,基层是什么样、群众在怎么想、事业该怎么干在他心中都清清楚楚,进一步坚定了他带领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决心。

  三是思想和阅历积淀了最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善读书,“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而且一直坚持,广泛涉猎了历史、政治、哲学、文学、外交、传统文化等领域的大量书籍,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用梁家河老乡的话说,“近平读书有‘书瘾’”,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不仅爱读书,而且善读书,“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有所对比,有所分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在劳动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从实践中求真知,指出“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学习、阅读不是在象牙塔里进行的,而是在广阔天地中,与学习“无字之书”同步进行的,这正如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在湖南开展农村调查的经历一样,能够实现最为厚实的积累。这些积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岁月中,与新的实践进一步结合,产生了改变中国、影响世界、指引未来的重大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光荣使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习近平总书记薪火相传的信仰、百折不挠的磨砺、脚踏实地的奋斗、人民为本的初心中,我们坚信这样一位领袖所凝练的思想、所开创的理论,必定能引领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四】

  工作之余便拿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起来,虽然对知青这个词一点也不陌生,单读了总书记的七年知青生活,对我的触动依然很大。对于一个陕西人来说,延安的生活与八百里秦川应该不可能相提并论,当年我的家里也曾经住过三位知青,其中的一位至今还在联络,当年的知青也为欠发达的农村带来了巨大生机。

  知青岁月艰苦而又锻炼人。其实早在三年前就看到了采访总书记关于知青生活的视频,感动的同时为他的坚持理想和非凡毅力所折服,从不到16岁到20多岁离开,一个人的成长最关键时期是在基层度过的,是在老百姓的吃穿用度的煎熬中度过的,正如他的同行知青戴明所说:“从实践层面说,近平在梁家河学到了很多,从县市到地区到省到中央,几十年这样从来没有脱离过基层”。也成就了他在今后的从政岁月中从来没有离开过基层群众。现在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人也不能掉队,其主要的情缘根子还在于对基层实际的了解。这一段的阅读不仅让我感受到基层锻炼干部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认识到组工干部的眼界应该“持续下移”,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说的那样,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成为全面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神经末梢”。

  知青岁月辛苦而又影响人。作为一个不知道多少代都是文盲的家庭走出来的人,我想自己是有发言权的。我虽然不是家里的第一个党员,却是家里第一个“吃公家饭”的人,其主要读书的动力来自于知青对父亲的影响,是他在别人都愿意让孩子上中专的那个年代,坚持让我上高中考大学,他总是说:“多读一些书总没有坏处吧!那些有文化的人干农活都和文盲不一样,能从劳动中想办法提高效率。”其实他自己也是一个只会写名字的半文盲!所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只是改变了知识青年的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让当地的群众家庭发生了巨大变化。

  面对组织工作,组工干部更应该脚踏实地面向基层,选好用对真正心怀群众、一心为群众的领路人。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五】

  阅读习总书记的知青岁月,我感受颇深,很多地方会产生共鸣,像在说本应如此,特别的,有两个方面觉得自己应该加强学习。

  一方面是养成爱学习、爱读书,这个会让我们受益终身的好习惯。我感动于下乡时,习总书记的两个“死沉死沉”的书箱,感动于炕沿上、铺盖上、枕头边上全都是书,感动于晚上凑近煤油灯看书,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更感动于村民对他手不离书印象深刻,笑称有“书瘾”,“他在梁家河待了七年时间,我就没见他离开过书本,没见他放弃过读书。”

  更为可贵的是,对于那时候的习近平来说,因为父亲受到严重的政治迫害,本人也被划分为“黑帮子弟”,即使刻苦读书,一般也是没有上大学的机会的,读书没有明显的功利性,是一种长期坚持的好习惯,是对于知识的渴望。

  所以后来的也就是现在的习总书记总能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在很多国事访问中,列出诸多不同国家的名师大家的优秀作品,这是多年来的积累沉淀,是爱学习、好读书这个好习惯回报他的宝贵财富。

  “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年轻时的阅读、苦学所能学到的知识和信息,很多已经改变,或不那么重要了,但年轻时养成的不倦学习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通过学习所养成的思维能力,则可伴随人一生,对后来各阶段起作用、发挥影响。故而,我要努力养成爱学习、好读书的好习惯。

  另一方面要志存高远,更要做好小事。与陶海粟的访谈中,他提到之所以会和近平他们多接触、联系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中的一个共识就是:要志存高远,但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时上大学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大家都梦寐以求上大学,用知识充实自己的精神和头脑。但1972年有人“戴帽下达”得到了上大学的名额,我们的态度是:内心深处都是想走的,并没有把“扎根农村一辈子”当做挂在嘴上的口号,如果因为各种客观原因走不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不消沉应对,而应把身边的事尽量做好。基于这样的想法,他们几个上学前,都在队里踏实干活、工作,都入了党,担任党、团组织的重要干部。

  也正是这样的想法和认识,青年习近平在七年知青岁月里,从扁担把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到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不再怕扁担磨了;从“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到“对跳蚤的毒素产生抵抗力”;从一开始劳动“连婆姨都不如的每天五六个工分”到两年后“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不管多累多苦,青年习近平总是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一步一步地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厕所关,跨过一个一个小磨难,克服一个一个小挫折,踏实勤奋,做好每一件小事,最终成就不平凡。知青岁月。

知青岁月【第三篇】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反映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岁月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题实录。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01hn.com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一】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这本书是真实反映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岁月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题实录。七年的知青岁月不仅仅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也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书一出版,即在全党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最近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感触颇深。这本书采用了口述历史的方式,通过受访者的亲身经历,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这本书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也学到了甚多。

  一要稳扎稳打、吃苦耐劳。在七年知青岁月里,别人做事从“零”开始,青年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将自己的青春贡献给了黄土地,贡献给了农村。不管多累多苦,青年习近平总是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一步一步地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关”。“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年轻干部应该将心沉下来,将脚步慢下来,扎根人民,贴近现实,将自己的青春贡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二要勇于担当、为民谋福。“敢说、敢做、敢担当”,这是梁家河的乡亲们对青年习近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领导风格的一致评价。当年,总书记做事“有决心、有毅力,轻易不说出口,只要说出口的话,只要认定了的事,他就坚持到底”。打坝、办沼气、办代销店、办铁业社,等等,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想办法克服。特别是在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搞副业是有风险的,很容易被扣帽子。但是,只要群众需要、对集体有利,总书记就会在严谨把握政策的基础上,带领大家坚决地干。这就是一种担当。新时期的年轻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定不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三要保持上进,坚持学习。在闭塞而荒凉的黄土高原,青年习近平从来没有放下过书本,放弃过思考。“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碰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碰到自己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年轻干部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养成爱读书、善读书的生活方式,真正在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中打牢自身成长的根基。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思想的宝库。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笔者深深为习主席青年时期如饥似渴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所敬服。在回忆当年知青岁月中的读书生活时,习主席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习主席读书,可谓“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在梁家河插队7年间,没书可看了他就四处借书,哪怕要走十几里山路;白天干活他随身带着书,充分利用收工、放羊、吃饭的点滴空闲读;晚上则点起煤油灯挑灯夜读……就是以这样的毅力和坚持,习主席当年读完了所能借到的所有书籍。反观现在我们的读书条件,阅览室,窗明几净;书架上,琳琅满目。可一提读书,一些同志却总说没时间。时间都去哪儿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一些同志把大把时间都空耗在闲聊中,浪费在游戏里,却不愿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有调查显示,中国国民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仅为4.58本,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们都应像习主席那样,抓紧大好时光,见缝插针地多读书,读好书。

  习主席读书十分注重方法,“他看书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有所对比,有所分析,不但比较几种说法的同异,也推敲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习主席读书,一方面,看一本书时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同时寻找相关书籍作为佐证,从不同侧面了解分析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形成独到见解和观点,经过反复论证、消化吸收后归纳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读《共产党宣言》时,习主席找到著作的不同译本,分析其不尽相同的理解和各有侧重的翻译,在分析对比中真正学深悟透。我们只有像习主席那样分析对比地去读书,才能提高读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掌握知识间的关联,也才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

  习主席读书涉猎极其广泛,既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又读中外历史著作;既读中国古代文学,又读世界经典名著;既读军事理论,又读国际政治。广泛的阅读不仅带给习主席思维的拓展、视野的开阔和心灵的滋养,更带给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惊人学识和兼容并包、胸怀天下的宏大格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读书带来的知识储备让我们受益终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孜孜不倦的精神、高效的方法和辩证的思维,更将伴随我们的成长,产生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学不可以已”,多读书、读好书,带来的只有益处。习主席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广大官兵唯有像习主席那样博览群书、勤学不辍,不断从书籍中汲取营养,厚实根基,才能在军营中学以成才,成为文武兼备、全面过硬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三】

  最近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书籍还原了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访谈内容丰富、事例生动活泼、文字朴实感人,读完以后感触颇多。

  习总书记有坚持学习和思考的态度

  习总书记在知青岁月里,从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甚至是“痴迷”阅读,阅读面十分广,像《中国通史简编》等各种书籍,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跑了三十几公里路才借到。习总书记同时注重阅读的深度,饿着肚子也要把喜欢的书读完,要研究透彻。如同书中说的那样,习总书记执政理念、思想,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

  自己所在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曾经提出了“五必读”,即读原著原文、时事政治、法律法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要深入了解一方面知识必须舍得花时间、下功夫。因此,要真正干好一件事情,必须要能沉下去,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及时自觉充电,博学深究,领跑团队。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自己深刻感受到,作为承担着富国强军神圣使命的国防武器装备科研单位,我们要担负起引领国家空天防御事业发展的重任,支撑起打造航天强国的重担,就必须对系统工程、军事智能、大数据、云作战等新知识、新技术加强学习,学以致用,做到习总书记说的“功以学成,业由学广”。

  习总书记有敢做、敢担当的作风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时,因为敢说、敢做、敢担当,被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采访时提到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说的有错大家指出来,他肯定改;如果说的没错就要求大家不打折扣的执行。建沼气池、挖水井、打坝地等等,都体现了他敢做敢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作风。

  自己所在的单位承担的某些项目都是非传统领域竞争项目,靠着敢打硬仗的作风,才取得不断的成功。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前几年本单位刚进入某领域,团队去某单位开展试验,为了抢进度和不把风险留在后期,队员每天都是干到凌晨以后,第二天在迷雾的清晨中又出发,最后仅仅用了7天便完成了该领域传统单位15天的工作任务。这支年轻的队伍在艰难的环境中得到了锻炼,做到了习总书记说的“勇于担当,做发展的开路人”。

  习总书记有勇于创新的胆识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很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比如建沼气池,我觉得是技术创新,办铁业社、缝纫社和代销店,是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以代销店为例,以前村里人买东西要走70多公里到公社去,走一天时间,改为代销店后村里一两个人统一去采购,大家再去店里买,这样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老百姓方便了。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那时候,属于实体经济短缺时代,习总书记围绕实体对象开展了很多创新工作,如今面对信息经济时代,需要发展新的创新模式。最近几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大力发展专有云平台和航天云网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我觉得和习总书记当时的创新理念是相通的。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智慧社会的目标。现在我们正在开展复杂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智慧总体部建设,作为参与者,感到挑战巨大,学习完习总书记当年创新实干的事例后,进一步增强了信心。争取2020年前,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引领,夯实智慧总体部基础,支持跨专业、跨厂所的协同设计与联合验证,实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快速转化和复杂决策支持,开创研发和管理新模式,为建设智慧社会贡献航天人的智慧和力量。

  习总书记曾经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我觉得正是在艰难岁月里的学习、思考、实践、创新,才使得习总书记有了坚定的目标并持之以恒为之奋斗。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我们这代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当“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我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岗位上砥砺奋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航天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四】

  阅读习总书记的知青岁月,我感受颇深,很多地方会产生共鸣,像在说本应如此,特别的,有两个方面觉得自己应该加强学习。

  一方面是养成爱学习、爱读书,这个会让我们受益终身的好习惯。我感动于下乡时,习总书记的两个“死沉死沉”的书箱,感动于炕沿上、铺盖上、枕头边上全都是书,感动于晚上凑近煤油灯看书,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更感动于村民对他手不离书印象深刻,笑称有“书瘾”,“他在梁家河待了七年时间,我就没见他离开过书本,没见他放弃过读书。”

  更为可贵的是,对于那时候的习近平来说,因为父亲受到严重的政治迫害,本人也被划分为“黑帮子弟”,即使刻苦读书,一般也是没有上大学的机会的,读书没有明显的功利性,是一种长期坚持的好习惯,是对于知识的渴望。

  所以后来的也就是现在的习总书记总能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在很多国事访问中,列出诸多不同国家的名师大家的优秀作品,这是多年来的积累沉淀,是爱学习、好读书这个好习惯回报他的宝贵财富。

  “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年轻时的阅读、苦学所能学到的知识和信息,很多已经改变,或不那么重要了,但年轻时养成的不倦学习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通过学习所养成的思维能力,则可伴随人一生,对后来各阶段起作用、发挥影响。故而,我要努力养成爱学习、好读书的好习惯。

  另一方面要志存高远,更要做好小事。与陶海粟的访谈中,他提到之所以会和近平他们多接触、联系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中的一个共识就是:要志存高远,但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时上大学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大家都梦寐以求上大学,用知识充实自己的精神和头脑。但1972年有人“戴帽下达”得到了上大学的名额,我们的态度是:内心深处都是想走的,并没有把“扎根农村一辈子”当做挂在嘴上的口号,如果因为各种客观原因走不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不消沉应对,而应把身边的事尽量做好。基于这样的想法,他们几个上学前,都在队里踏实干活、工作,都入了党,担任党、团组织的重要干部。

  也正是这样的想法和认识,青年习近平在七年知青岁月里,从扁担把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到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不再怕扁担磨了;从“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到“对跳蚤的毒素产生抵抗力”;从一开始劳动“连婆姨都不如的每天五六个工分”到两年后“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不管多累多苦,青年习近平总是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一步一步地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厕所关,跨过一个一个小磨难,克服一个一个小挫折,踏实勤奋,做好每一件小事,最终成就不平凡。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五】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个青头小伙成长为具有坚韧品质和人民情怀的国家领导人的成长史,更是一个基层党员干部锤炼党性、锻造心智的生动范本。这部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采访实录,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总书记,从曲折的少年时代,到奋斗的青年时代,辗转中国大部分地区沉淀、历练,直到十八大以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继往开来,成就一段史诗般的励志人生,传递出充满人生智慧和担当的榜样力量。

  树立冥冥之志,不渝理想信念。 艰难困苦是人生的常态,在困难中崛起还是毁灭,取决于一个人持有什么样的信念。习近平是在困境中崛起的人——“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与习近平一同插队的知青王燕生说:“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中,习近平离职为老百姓办大事、为群众做实事,在“黑帮子弟”的政治污蔑中保持清白内心,坚持追求真理和进步,始终对党充满信心、对百姓充满责任心。为了这个理想信念,他先后8次写入团申请书,先后10次写入党申请书,历经周折入团入党,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路途上有了响当当的理由与身份。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这颗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决定了习近平未来的人生都是在胸怀天下、济世为民的信念和抱负引领下踏实前进,当身边不断有同伴因为畏惧困难而离开、因为享乐贪欲而堕落,他还能从容坚守并不断奋发有为。

  培养学习意识,终身不懈上进。 知识改变命运,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在这本采访录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总书记的勤思好学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总书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他的行李很简单,却很重,两个普通箱子里装满了各种书籍,且涉猎广泛,政治、历史、文学、哲学、军事……他的精神世界因这些书变得丰富精彩,他的人生境界也因这些书变得博大厚重。想想我们总说工作忙、事情多、没时间看书,那习近平呢?知青的日常劳动繁重不堪,知青的生活环境艰苦恶劣,但在这种境遇下,他并没有借口放弃读书——在劳作休息时读、在夜深人静时读,在田间读、在破屋中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他甘之如饴。当我们惊叹于习总书记在各类讲话中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叹服于他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满哲学底蕴和政治智慧,我们还应该看到在每一天国事活动结束后,他注重读书、勤于思考的坚持。“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他以自身做表率,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厚积薄发”。

  牢记为民宗旨,初心只为百姓。 在梁家河,总书记的“中国梦”生根发芽,无论是做知青、做村支书,还是当省委书记、当总书记,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习近平曾自述:“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亮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看过他的知青岁月,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提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什么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什么反复强调“人民获得感”,为什么心心念念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扎根基层,用双脚丈量土地的宽广;心系群众,用双手创造崭新的明天。1990年,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感念焦裕禄为人民服务之精神,作下《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兮,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对焦裕禄的一种追念与赞赏,又何尝不是一种为百姓官之间的心念相应、惺惺相惜?

  7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起点,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的根脉源头。他的领袖魅力、思想魅力、人格魅力从梁家河溯源,他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梁家河发轫。通过还原这段历史,我们清晰看到一个全面的、生动的、历史的总书记,也更加理解那些夙夜为公背后的执着追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总书记将带领我们矢志不渝奋斗下一个五年。五年,于我一个年轻党员和基层干部而言,是满怀理想、坚定信念、学习本领、求真务实的五年,习近平这座熠熠生辉的坐标,将时时刻刻激励我、鼓舞我——青春恣意、淬炼成钢;激扬斗志,始于脚下。

本文来源:https://www.chawenzhang.com/suibi/22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