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awenzhang.com--一年级作文】

对鲁迅的评价篇(一):我心中的英雄 小学作文(5篇)


篇一:我心中的英雄

我心中的英雄未必是曾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我心中的英雄是平凡的,他们在马路上默默奉献,不管天气有多么炎热、或是多么寒冷,他们总是无怨无悔地把城市清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有一次我去上课,在桥上看见那些清洁工,他们顶着如火球一般的太阳,拿着清洁工具一点点地吧桥上的垃圾清扫干净,然后拿起抹布,把栏杆上的尘土“赶跑”。他们不怕天气是多么的恶劣,每天都坚持清扫大街,要是我没准早就躲到树荫下休息了呢!

我发现大多数的清洁工都是一些老爷爷、老奶奶,用他们那一双苍老的双手还给了城市一片片绿色。有的一扫就是几十年,如今我们美好的家园、清新的空气,都是那些清洁工的默默奉献吗?难道我们还不快点保护环境?难道我们不把他们看成城市中的无名英雄?

在报纸上也经常有人拍下清洁工那苍老无力的身影,是多么的震撼人心!

他们是平凡的,一心只想把祖国清扫得干干净净。所以我把他们看做心中的英雄—清洁工!

篇二:我心中的英雄

我有机会看到沙漠中的绿色——胡杨木,从那时起我心中就认为你是英雄了,那是因为你在与天、地、风、沙的斗争中,掌握了时机,保存了自己,蔓延自己,不管外界的变化多大,发展了自己,充实了自己,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吗。

你在浩瀚的沙漠中,撒下亿万颗种子,虽然只有千分之一的活下来,但他很快适应了哪里的环境,飞快的生长,并且迅速的开花结果,又在传播他的后代。当冰封大地的时候,你却在地下孕育着春天的到来,冰雪化了,你立马长出了嫩芽,快速的生长,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就开出鲜花,等待春风传播花粉,结果,你的果实在枝头存放时间最长,是等待雨季的到来,好传播种子。当春天来到时,你把自己的枝叶努力长得浓厚,并且下部长成针叶,上部长成巴掌的叶子是为了上部的光合作用合下部防沙的摩擦,为了生长自己,保存自己,保存水分。当夏季来临的时候,为了保存自己,你努力把上部的枝叶长的宽厚并带有腊指,是为了早晨的光合作用和白天的防晒,更好的保存水分,更好的生长。即使失去了水分失去了生命,是为了更多的同胞,暂时的失去生命,一旦水分充足了,你又重新发芽,重长新枝。

胡杨木,你是我心中的英雄。

篇三:我心中的英雄

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像我们一直学习的雷锋、邱少云,还有体育项目里打桌球的丁俊晖,篮球的姚明,还有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们,还有革命时代的英雄,如刘胡兰、王小二等等。其实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的英雄,我今天要说的,是一直在我心中抹不去的英雄!

汶川的地震刚刚过去,却又遭遇了海南玉树7。1级的地震,这次地震牵动了所有人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自各地的支援者们,抗震医疗队和解放军叔叔们不远万里来到玉树,他们奋不顾身地营救着每一个生命!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有的几天几夜都没有睡觉,他们一点也不在乎!在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奔向正在废墟中苦苦挣扎、急需救援的父老乡亲!正是他们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才把地震过后的损失减小到了最小程度!我真的为他们感到自豪!

说到这里,其实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今天要说的英雄,其实就是那些不顾自己利益和生命,不求回报,无私奉献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那种无私、无我、利他、利人的思想境界,真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的去学习!

篇四:我心中的英雄

赵一曼,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一个伟大的抗日英雄,我心中的英雄!

赵一曼在掩护队友的重任中被日寇俘虏。在被子捕的日子里,她被日寇毒刑拷打,要她说出共产党的情报,可赵一曼不屈服于这些心狠手辣的“招待”。她使终没有开口,但是她却已经被子日寇折磨地奄奄一息了。日寇为了得到情报,将她送往哈尔滨的一家医院养伤,可当伤口快痊愈时,日寇又开始折磨赵一曼。赵一曼意识到自己活不久了,便在牢里忍痛给她久别的儿子写了一封信,并将信交给其他的抗日战士,委托他们出去后,一定要将信交给她的儿子。不久后,日寇就将赵一曼杀了。赵一曼光荣牺牲了,可她到死都没有将情报透露给日寇。

赵一曼是那样伟大,她宁死不屈,为了共产党的安危,她将生命献给了革命,这使我对赵一曼肃然起敬,她是一个伟大的抗日英雄,她的名字与事迹永远铭刻在有骨气的中国人的脑海中。

让我们看看赵一曼,再看看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简直就是无法比较。赵一曼面对毒刑拷打都不开口,而我们呢?不小心摔了一跌擦破了一点皮都要不停地叫疼,一点都没有赵一曼的“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的坚定信念。唉!真庆幸我们没出生在战争年代,不然,我们也许早就向日寇求饶了,我们也不可能体验到赵一曼宁死不屈的精神。

赵一曼的事件使我永不忘记,她是我心中的英雄!

篇五:我心中的英雄

我心中的英雄是鲁迅,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他的杰出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我为什么认为他是英雄呢?是因为鲁迅用自己的笔书写群众的心声,他写下的书中反映出了人民的呼声。我们语文书上就有一单元关于他的故事,书上以各个不同的方面描写了鲁迅:黄里带白的脸,牙黄羽纱的长衣、寸把长的头发、手中拿着一根烟。

鲁迅被毛泽东评价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不是上场打仗的英雄,而且拿笔书写神奇的英雄。他的书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他为人民呐喊,为人民着想,与反动势力作斗争,他的作派就如他写的诗一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甘为人民做牛马,为他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不仅是在我心中,在许多人心中都认为他是英雄。他的精神令我崇拜,他说的一切都是为了百姓。鲁迅虽然去世了,但是他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的作品也会永远被我们称颂。我心中的英雄就是伟大的鲁迅。

每个人心中的英雄都不一样,而我认为鲁迅是一位甘于为人民服务的大英雄!

对鲁迅的评价篇(二):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读后感 共有4篇范文范文一: 《阿Q正传》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之作.这篇小说十分的短,但从几个方面写出了当时我们国人的灵魂,阿Q他有些卑怯,善于投机取巧,自高自大,狡猾.     阿Q是一个落后的雇农.作为一个落后的流浪的雇农.他的个性是非常突出的.他的生活方式,个性、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不仅与赵太爷迥然不同,就是与王胡、小D等也显然有别。正想鲁迅先生所说的,阿Q有着“农民式的质朴,但也沾染了游手之徒的某些油滑”。如阿Q的日常生活就是“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摇船便摇船”。这不仅正面说明了阿Q作为一个流浪雇农的贫困生活,而且从侧面表现了阿Q从本质上说来那种勤劳、老实、淳朴的农民性格。当然,阿Q也有一些流气,但这除了社会的影响以外,应该说主要是受了压迫的结果。这些地方都很简单,也很明显,一般人也都承认的。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是:阿Q是一个农民,但阿Q精神却是一个消极的可耻的现象,应该如何理解呢?这确实是一个矛盾。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当时的现实社会和阿Q本身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上去找答案。  这就是我对《阿Q正传》的一些理解,希望大家能批评!!
阿q正传读后感 范文二: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于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原名叫周樟寿,字豫才,18岁改名树人。“鲁迅”这个笔名是他在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才开始用的。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鲁迅的小说思想深刻,技巧精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杰作。它写于1921年,最初分章发表于《晨报副镌》,后收入《呐喊》。  ?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历史舞台,以主人公阿Q的活动为线索,以批判阿Q的病态心理精神胜利法为重点来组织材料。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
  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维持生计。在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他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是阿Q这样的下层农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国民性。                    当时的统治者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对丧权辱国的形式,仍然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这不也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吗?再放眼今朝,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可是仍然有许多的“阿Q”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进,慢慢的堕落成为社会负担,这些人既可悲又可怜。                    “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是鲁讯用《狂人日记》来形容农村土豪劣绅的品性,赵太爷父子是当时农村土豪劣绅的代表。在小说中,他们基本上没有表现出善性,而是因富贵尊显而骄横,又因腐败没落而怯懦。他们剥夺了阿Q的最低的生存权利。他们自己可以妻妾成群,却以封建礼教的维护者的面目出现,惩治向吾妈求爱的阿Q,当革命的风声传到未庄,他们卑谦地称阿Q为“老Q”,当看到革命风暴势不可挡时,他们又投机钻营,成为革命队伍中的破坏力量。
   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形象时,鲁迅先生非常讲究情节的张弛、明暗的详略:对主人公阿Q的活动是露,对其他陪衬人物则是藏,对阿Q在未庄的活动描写得繁,在城里的活动则轻描淡写。此外,鲁迅先生还特别工于讽刺手法和幽默语言。
  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可作如下陈述:着眼于启蒙,写出旧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愤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 ?  《阿Q正传》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鲁迅先生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化长廊中的一件珍品,是千古不朽的名著。
  鲁迅先生在荆天棘地的艰苦环境里运用小说这一艺术形式进行战斗,为我们留下了《呐喊》和《彷徨》两个集子(历史小说《故事新编》除外)。《呐喊》收集了从1918年到1922年创作的小说14篇,于1923年8月出版。《彷徨》收集了从1924年至1925年创作的小说11篇,于1926年8月出版。  ?  《阿Q正传》享有世界声誉,当它一收笔,便被介绍到美、法、日、俄等十多个国家,至今已有四十种不同文字的译本。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这部讽刺写实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副苦恼的面孔。”
  《阿Q正传》从它诞生至今,已过去七十多个年头,“阿Q”已成了常挂大中国人民口上的一个常用名词,“阿Q精神”也成了自潮或讽刺他人的用语。
阿q正传读后感 范文三:
  看了鲁迅先生所写的《阿Q正传》,发现他笔下所写的阿Q是旧社会所产生的

对鲁迅的评价篇(三):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900字 微笑面对人生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900字 微笑面对人生

——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微笑面对人生,能使人生道路更平坦,不坎坷;微笑面对人生,能使一切都变得如你所愿;微笑面对人生,你将跨过一切挫折,迎接黎明。生活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题记

你能只身一人在荒岛上生活二十八年吗?你能在野兽频繁出没,没有粮食,武器的情况下生存吗?你能在没有任何条件的情况下丰衣足食吗?你能吗?你不能,我也不能。可是他——鲁滨逊却成功了。

鲁滨逊出生于商人之家,但他厌倦了家庭里平淡无奇的生活,因而离家出走。后来,被海浪抛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鲁滨逊战胜了悲观的情绪,微笑着面对。面对海浪的拍打和野兽的咆哮,鲁滨逊依然没有畏惧,更没有退缩,而是用全新的心态去对抗它们,与命运顽强抗争,挑战自己。

鲁滨逊在小岛上打猎,造房,种谷,缝衣••••••他努力地改善着自己的生活,俨然成为了岛上的“帝王”。最终,他回到离开二十八年的家。

读完了这本名著之后,我的心仿佛被重重锤击了一下,漾起层层涟漪,震撼无比!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了理查德•M•尼克松说过的一句话,“最精的钢必须经过最炙热的火的锻造”。

鲁滨逊的乐观向上,勇敢坚持深深地打动了我。他让我想起了司马迁。司马迁是著名的大史学家。一次意外横祸,让他遭受腐刑。面对大刑,司马迁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也没有完成的理想,面对酷刑毫无怯色,在坚持与屈辱下,司马迁完成了父亲的理想,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可再看看我自己,做任何事总是半途而废,没有一丝一毫的细心与耐心,更没有恒心。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挫折就逃避。从来不能勇敢地站起来,微笑着迎接困难。

那一个星期天,我无所事事,就在家玩起了陶泥。我准备捏一个栩栩如生的娃娃。在我把各个部分完成之后,想要将它们接起来,可是,我接了一个又一个,还是没接好。这时,烦躁、气愤一下子就从我的脚底窜到了我的头顶,我一气之下,把东西都扔到了地上。直到看了这本书,我才为自己曾经的退缩,放弃而深深地感到惭愧。生活,人生都免不了坎坎坷坷,只有我们微笑面对,就能跨越过一次又一次的障碍。

漫漫人生路,谁都难免会遭遇各种不幸或厄运,只要我们微笑面对,只要你心够坚强,就不会向命运低头。风雨过后,才能遇见彩虹。

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你多么平庸,只要你坚强,勇敢,乐观,或许就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对鲁迅的评价篇(四):善意的谎言作文500字 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正如西汉礼学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写到的那样: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做人要讲诚信,可是,有些时候,真诚会对人有所伤害,我还记得老师对我们说:“鲁迅先生对谎言的评论十分苛刻。有一次,一对人家生了一个孩子,大家都来为他报喜。有的人说:这孩子长大了一定是文科状元……可有的人说:这孩子好是好,可是总有一天要死的。家长听了以后脸色由晴变阴,大发雷霆,十分生气,立马把那人给轰了出去!鲁迅先生就觉得他说的没错。”所以,我还是觉得生活中需要善意的谎言。

不仅仅生活中有善意的谎言,在语文书上也有善意的谎言。例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中书摊的老板为了让我看书,所以才说我家有头马的.正如拉罗什夫科说的有时人们也痛恨阿谀奉承,但只痛恨阿谀奉承的方式而已。还有《唯一的听众》这一课中老教授为了让我好好练琴,故意说自己是一个聋子。在《用心灵去倾听》这一课当中,苏珊安慰我说:“我的金丝雀去另一个世界唱歌。”这让我的心多了几分关爱。其实,人们有的时候需要善意的谎言,诚信也会让人感到恐惧,失落,害怕,丧失自信心等。其实,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也要懂得随机应变,要知道,你的随机应变可以安慰那些心灵有创伤的人。

要知道,诚信不一定是对的,有的时候,谎言也是可以帮助别人的,正如米露西桑娜所说:“有时候,谎言很美丽,她的名字叫善意的谎言。”所以,我觉得,善意的谎言,是非常重要的。

对鲁迅的评价篇(五):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
毛泽东认为,鲁迅先生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林语堂说:“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称为战士。”蔡元培在先生逝世后,万分悲痛,评价他:“著作最严谨。”
许多大家都解读过先生,赞美过先生。的确,若把历代著作比作星空,那么先生的作品就是最大、最闪亮的星。我不敢妄加评论,只是透过《朝花夕拾》,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隙中窥月读鲁迅。
最令我震撼的,是先生的幽默俏皮和不动声色却又尖刻的讽刺。
《无常》一文最可以体现。先生似是无意,极为自然地引出,在旧中国,“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这是对封建制度的讽刺。但是阴间也有比阳间好的地方:“无所谓‘绅士’,也没有‘流言’。”虽说颂扬了阴间,但“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这里笔锋犀利,“顺手”给了反动派们沉重的一击,讽刺他们污蔑革命者被苏联收买。《藤野先生》中,对于头顶上盘着大辫子的留学生,先生这样写道:“顶得学生的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把那些寻找升官发财终南捷径而出洋镀金的清朝留学生的丑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先生的语言令人回味,发人深思,讽刺不合时宜、退步的人和事,读来真是快哉,快哉。
最触动我的,是先生对童年时代的温情回忆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全书有近一半的文章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看待社会,与我们熟识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截然不同。对保姆长妈妈的佩服,因二十四孝图的故事而对老祖母产生的心理上的对立,还有对百草园的动植物朋友们的依恋。一个成年人能将孩子的心理如此准确地呈现出来,我认为得益于他热爱生活,体验生活。然而鲁迅先生的立意又绝不止于此,字里行间是“救救孩子”的呼声,是对弱小者的同情,还有对封建孝道的谴责。这或许才是最为出彩,最令人称道的地方。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先生严密的分析和严谨的态度。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文后的《后记》中。对《二十四孝图》故事的考证,对“无常”的形象进行讨论,包括对于自己用错了几个字的纠正。还附有插图,足可见先生耗费了不少时间、精力,也足以体现他的严谨。忽然想起前些日子由故宫博物院送出的一面锦旗上写道:“撼京都泰安”。“撼”(实为“捍”)字用错。若为先生所知,先生一定首先站出来严辞质问的。
以上只是略微表达一些自己浅薄的看法。相信以后,我会读到更多先生的作品,会更深刻地理解先生。也相信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们会更深入地实践先生的教诲。

本文来源:https://www.chawenzhang.com/zuowen/253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