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awenzhang.com--演讲稿】

社会主义价值观作文

导语:社会主义价值观作文,古诗文阅读五、语用六、作文七、模拟试题八、答案解析 咨询电话... 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二)公正的名言1、公者无私之谓也...

社会主义价值观作文


新考纲(样书节选图戳这里>>>)

新考纲2017年高考语文分类练习专辑征订:语文月刊2016年12期,只是1本书,96页,8元,12月1日出版。包括:一、论述文阅读二、实用文阅读三、文学文阅读四、古诗文阅读五、语用六、作文七、模拟试题八、答案解析 咨询电话:02085213337,微信13602424805(手机)

 

一、公正

(一)公正的概念

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

(二)公正的名言

1、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

2、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

3、公正是施政的目的(笛福) 

4、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兰多)

5、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孟德斯鸠) 

6、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康有为)

7、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温家宝

8、公平正义的实现要靠毛泽东思想---瑷英 

9、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莎士比亚 

10、即使全世界都毁灭了,正义是不能没有的—罗曼?罗兰 

11、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郭沫若 

12、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西塞罗

13、一切背离了公平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柏拉图

14、哪里有正义,哪里就是圣地---培根 

15、只要提着正义之剑攻击,再柔弱的手臂也会力大无穷—韦伯斯特

16、伸张正义,胜于责骂邪恶。 正义事业保持沉默,等于为非正义事业呼喊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 

17、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怎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罗斯科?庞德 

18、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培根   

19、“崇法立德、公正立信、唯民立本、创优立业” “明法致公、敬业为民” “判重如山、持正守廉” “研法、修德、爱民、守正” “崇法至上、厚德至善;博学为公、执法为民” “厚德尚法,司法为民” “崇法为民 尚德立身”

(三)公正的故事

1、公平女神

这是则寓言故事,相传在遥远的的天庭,有一天宇宙之神宙斯召集众神讨论公平,该怎样才是真正的公平,大家各抒己见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宙斯便唤来了公平女神让她来给大家说一说什么是公平,公平女神微微一笑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说到:我巡游天上、人间、地下也遇到了很多公平于否的事情,在我游历地下冥界的时候,众多厉鬼冤魂问我“我们终日不见天日、阴冷无比这样是对我们的不公平”我没有回答便离开了;我又来到了人间,人们争先恐后的问我“我们人类为什么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的生命,不能充分的享受生活这是对我们的不公平”我笑了笑没有回答他们;当我回到了天上时,又听到关于公平于否的议论,有的神会问我“我们空有无限的生命却不能沐浴在爱情的时光中,无法与相爱的人厮守一生,这样是对我们的不公平”我还是没有作任何回答,今天在这里伟大的宇宙之神宙斯您又让我来说说什么是公平,那好吧,我就来说说,我在衡量公平于否的时候是将公平之秤放在宇宙当中的,不会单纯的考虑那一个方面,这样才能平衡整个宇宙万物,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是永远不会公平的。  

2、8个金币的故事         

约克和汤姆结对旅游。约克带了3块饼,汤姆带了5块饼。有一个路人路过,路人饿了。约克和汤姆邀请他一起吃饭。约克、汤姆和路人将8块饼全部吃完。吃完饭后,路人感谢他们的午餐,给了他们8个金币。约克和汤姆为这8个金币的分配展开了争执。汤姆说:“我带了5块饼,理应我得5个金币,你得3个金币。”约克不同意:“既然我们在一起吃这8块饼,理应平分这8个金币。” 约克坚持认为每人各4块金币。      

为此,约克找到公正的夏普里。夏普里说:“孩子,汤姆给你3个金币,因为你们是朋友,你应该接受它;如果你要公正的话,那么我告诉你,公正的分法是,你应当得到1个金币,而你的朋友汤姆应当得到7个金币。”约克不理解。   

夏普里说:“是这样的,孩子。你们3人吃了8块饼,你吃了其中的1/3,即8/3块,路人吃了你带的饼中的3-8/3=1/3;汤姆也吃了8/3,路人吃了他带的饼中的5-8/3=7/3。这样,路人所吃的8/3块饼中,有你的1/3,汤姆的7/3。路人所吃的饼中,属于汤姆的是属于你的的7倍。因此,对于这8个金币,公平的分法是:你得1个金币,汤姆得7个金币。你看有没有道理?”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夏普里所提出的对金币的“公平的”分法,遵循的原则是:所得与自己的贡献相等。 这就是夏普里值的意思。  

3、所罗门的智慧       

所罗门是历史上以色列国的国王。据传说,有两个妇人争夺一个孩子,让所罗门王来裁决。所罗门王说:“既然你们都说,孩子是自己的,然而你们均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孩子确实是自己的, 那么就将孩子劈成两半,你们一人一半,这样不就公平了?”所罗门的话是严肃的。此时,所罗门的手下要执行所罗门的命令。其中一个妇人同意这个分法,认为所罗门王英明;而另一个妇人大哭,说:“亲爱的所罗门王,我不要孩子了。整个孩子归她吧。”此时,所罗门对大哭的妇人说:“你才是孩子的母亲。母亲是爱孩子的,宁愿不要孩子,也不要孩子死啊。”所罗门命令手下把那个争孩子的假母亲抓了起来,重重惩罚。   

这里,结果是公平的——孩子归他的母亲,而获得这个结果的方式则是充满智慧的。     

所罗门王所用的策略是不可重复的,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得到:那两个妇人均是在不知道所罗门王的真正意图的情况下表达出自己的偏好的:真母亲首先希望孩子活着,其次才是孩子回到自己的身边;假母亲首先关心的是不要输掉官司,孩子的归属是次要的。  我们看到,这里的公平的分配不是指平均的分配,也不是双方均满意的分配,而是合理的分配。  分小孩——公平不是平均  

4、分苹果

有一次,工会给每个教研室发了一筐苹果。如果是小包装,一人一箱,自然不会有问题。这次偏偏是一个教研室一大筐,自己分去。这可难坏我了,手头没有秤,数个儿难免有个大个小的抱怨。虽然大家都在场,看来当天分不了了,只能等改天借来秤再说了。      

正在我为难之时,一个老师出了个主意:教研室8个人,把苹果分成8堆。任何人如果觉得哪一堆不够公平,可以任意调整,直到所有人都觉得公平了,再抓阄决定谁拿哪一堆。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好办法,于是先进行粗分,再进行微调,直到大家觉得自己抓到任何一堆都不会吃亏为止。      

这个问题就这样顺利解决了。虽然没有借用任何技术手段,但是连最挑剔的人也没有任何抱怨。可以说,这一次做到了公平。       

什么是公平?公平显然不是“数量的绝对平均”,因为数量平均了,质量未必平均。公平应该是“即使数量和质量存在不平均,但是内心并无抱怨”。       

如何做到“内心无抱怨”?可以肯定的是,单靠技术手段不可能做到。因为技术手段只能做到一个方面的公平(如重量),而“公平感”是一个综合的指标。要做到让人们“内心无抱怨”靠的是“规则”。       

规则需要在当事人“未有特定立场”之前制定,并经所有当事人同意。这样才能保证“规则”本身的“公平性”,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抓阄在前,调整在后,显然无法做到“心无抱怨”。因为抓完阄,人就有了特定立场,一定是希望我这一堆越多越好。       

规则的实施要由所有当事人参加。可以想象,如果一个老师没在场,他一定会抱怨:“我没有参加平分苹果,我怎么知道我这堆不是最差的一堆呢?”当然如果他自愿放弃参与的机会,他也就无从抱怨了。       

如果分一筐苹果能做到公平,或许整个社会的公平也是可以做到的。 

5、让黑奴自由

200多年以前,一位黑奴被从非洲带到了伦敦。在那里,他伺候主人近两年,潜逃了。主人抓获了他,给他带上铁镣.事件被交给曼斯菲尔德法官——英国法侓史上一个界碑式的人物。全国都关注着这一案件,因为当时在英国约有15000名奴隶,每个奴隶价值50英镑/如果奴隶们都获得自由,奴隶所有者们将损失75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而法侓并没有禁止奴隶买卖。曼斯菲尔德法官这样判道: “奴隶制度的状况是如此丑恶,以至除了明确的法侓以外,不能容忍任何东西支持它。因此,不管这个判决造成何种不便,我都不能说这种情况是英格兰法侓所允许和肯定的,因此必须释放这个黑人。每个来到英格兰的人都有权得到我们法侓的保护,不管他在此之前受过何种压迫,他的皮肤是何种颜色。英格兰自由的空气不能让奴隶制玷污!” 15000名奴隶成了自由的人,尽情地呼吸着英格兰自由的空气。 禀承自由和法治的传统,英国当代最为著名的法官——丹宁勋爵在其法官生涯中,一在阐明这样的立场:“宪法不允许以国家利益影响我们的判决,上帝不让这样做!我们绝不依求政治后果,无论它们可能有多么可怕,如果某种后果是叛乱,那么我们不得不说:实现公正。即使天塌下来.”   

6、公正的力量  商业本质是不公正的。犹太人认为,利润就是最大的不公正,真正的公正应该是没有利润。正是对于公正的理解,至今没有一种理念能超过犹太人,也没有一个民族像犹太人那样善于经商,并且利达四海。   

 犹太商人一般都能背诵《塔木德经》,这本书里记载着这样一个经典案例:卖主想把四斗小麦卖给买主,买主因为现金不够需要过一段时间再付款,如果卖主提出来到时候需要支付1.2万元,那么《塔木德经》就会判定卖主的要求无效。因为犹太人认为,同一商品设定双重的价格,而这破坏了买卖商品的价格公正原则。    

犹太人知道,唯有公正,才有可能有回头客。才有可能在遭遇困境的时候,有人愿意帮助你。也唯有公正,才可以大胆地向困难挑战。    

在世界商战经典案例中,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的一则案例十分有趣。有一次,犹太人洛克菲勒想在巴容县铺一条与竞争对手平行的油管,但对手已让县议会通过一个“除了已经铺好的油管外,不许其他油管路经巴容县”的议案。   

 这项决议显然是有失公平的。此时,对手尚未在巴容县铺设油管。洛克菲勒决心挑战这显失公平的决议,他调集大量人力在一夜之间铺管完毕。    

第二天,他来到巴容县议会,告诉议员说:“希望大家到现场参观一下,以判定美孚石油公司的油管是否已经铺好。”    

议员们到现场一看,个个呆若木鸡。他们没有想到,洛克菲勒钻了议案文字上的漏洞,“除了已经铺好的油管外,不许其他油管路经巴容县”的条款,这样反而保护了美孚石油公司。而洛克菲勒则认为,这是公正的力量在迫使他这样做。   

 犹太人的公正观念,是他们商业成功的一种生命剂。他们一边做着生意,一边努力让经商变得公正,这似乎永远是一对矛盾,但犹太人的努力最终让他们成为世界上最适宜经商的一个种族。   

7、不要抱怨不公平,你的努力还不够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会期间,在一次与中国网友网上讨论时,接受了近两万名网友的提问。其中,大家向比尔?盖茨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比尔?盖茨的回答是:“工作勤奋,我对自己要求很苛刻。” 

在微软创业初期,比尔?盖茨就异常勤奋努力。微软老员工鲍伯?欧瑞尔说出了他1977年进入微软公司时比尔?盖茨的工作状态:“那时候比尔满世界飞。他会亲自跑到各个公司跟人家谈,比如得州设备、施乐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公牛机器公司。那些公司会有一大帮技术、法律、销售及业务人员围着他,问他各种问题。比尔经常单枪匹马参加世界各地的展览会,推销产品。比尔整天都在销售产品,有时他刚出差回来就连续上班24小时,累了就在办公室睡一小会。” 

虽然微软的员工们工作非常卖力,但都勤奋不过他们的老板比尔?盖茨。事实上,比尔?盖茨至今依然如此勤奋努力。哈佛商学院的案例中有这样的说法:“盖茨好像就住在办公室。他每天上午大约9点钟来到办公室后,就一直呆到半夜,休息时间似乎就是吃比萨饼外卖的这几分钟,吃完后他又继续忙开了。” 

每个精英的故事都有类似的描述。李嘉诚在年轻时,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最终成了华人首富。 

当你羡慕别人坐拥巨富享受高品质生活时,当你妒忌别人拿着高薪坐着高位时,当你看到机会总是让别人遇到时,你也许会抱怨世界真不公平。但是,当你抱怨不公平时,是否反省过:“我够努力了吗?” 

不胜任的人,经常抱怨世界的不公平,因为机会被别人抓住了。 胜任的人,也知道世界 是不公平的,但他们不去抱怨,而是通过付出超人的努力,让自己把握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 

当我们以为自己很努力、很辛苦,付出了很多时,我们真的足够努力了吗?我们真的达到自己的目标了吗?即时我们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但我们真的做得足够快、足够完美了吗?如果你要不断地胜任工作和职位,你就必须不断努力,不断改进。 要知道勤劳本身就是财富,如果你是一个肯干、刻苦的员工,就能像蜜蜂一样,采的花越多,酿的蜜就越多,因此你享受到的甜蜜也越多。  

8、困境即是赐予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来到了天神眼前:"我很感激你赐给我如此雄浑威武的体魄、如此强盛无比的力量,让我有足够的才能统治这整座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懂得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由于尽管我的才能再好,但是天天鸡鸣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鸣声给吓醒。神啊!祈求您,再赐给我一个力气,让我不再被鸡鸣声给吓醒吧!"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足的回答的。"   

狮子兴促地跑到湖边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就听到大象跺脚所发出的"砰砰"响声。  

狮子加速地跑向大象,却看到大象正气呼呼地直跺脚。  狮子问大象:"你干嘛发这么大的性格?"   

大象拼命摇摆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想钻进我的耳朵里,害我都快痒逝世了。"   

狮子分开了大象,心里暗自想着:"本来体型这么宏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埋怨呢?究竟鸡叫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骚扰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他荣幸多了。"  

 狮子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形,应当就是想告知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它并无法辅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后只要鸡叫时,我就当做鸡是在提示我该起床了,如此一想,鸡叫声对我还算是有益处呢?"    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的事,就会性地埋怨老天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力气,辅助我们渡过难关。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正的,就像它对狮子和大象一样,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出自我的契机。 

二、法治

(一)法治的概念

法治即法的统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切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

(二)法治名言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民无信不立。——《论语》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5、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6、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

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

8、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子 

9、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

1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2、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弟子规》

13、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养正遗规》 

14、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陆机 

15、壮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16、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晋书》

17、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8、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孙中山

19、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胡适

20、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21、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

22、我们成为法律的奴隶,是为了能够保有自由。 ——西塞罗  

23、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24、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25、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三)法学格言

 1、人无信不立 国无法不安

2、普法是国家安康的基石 守法是为人处事的根本

3、诚信塑造美丽人生 法治铸就平安中国

4、法律的保护比个人的保护更有力

5、好的习惯比好的法律更有价值

6、任何权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 

7、保护恶就是侵害善 

8、法律不会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9、好人因为爱好美德而憎恨犯罪,坏人因为恐惧刑罚而憎恨犯罪

10、以身试法者愚 ,以法维权者智

11、绊人的桩不在高,违法的事不在小

12、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1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14、人一出生就口含一枚金币,一面写着平等,一面写着自由,这枚金币叫人权。——卢梭

15、我们成为法律的奴隶,是为了能够保有自由。 ——西塞罗

16、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17、与其责骂罪恶,不如伸张正义。——英国作家丁尼生

18、不知事实可以作为借口,但不知法却不能开脱(罪责)

19、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晋]陆机

20、壮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2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2、没有什么比善更受欢迎。 

2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子

24、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 时运而变化。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7页

25、有损害即有赔偿

2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27、天平的一边放上自由,另一边放上守法,它才能平衡。

28、知足得安宁,贪心易招祸。

29、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波洛克

30、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3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32、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 砖石上(高尔斯华绥)

33、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34、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35、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

36、法,治国安邦之利器

37、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            ——西塞罗

38、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   ——斯宾诺莎

39、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能争。刑过不避大夫,赏罚不遗匹夫。

——韩非子(强调法的重要性)

(四)优秀语段

你从荆棘中绽放,你从崎岖中走来,我们的法制进程。  

你束起凌乱的长发,披上遮体裘衣;结绳以记事,刻骨以铭文,铸鼎而铭记。终有那世袭替代禅让,高低贵贱始有分别,赢得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赞誉。然“对‘太阳’之咒骂,对酒池肉林的痛恨,烽火戏诸侯的儿戏中”,国之厦为之倾斜。“窃钩者盗,窃国者诸侯”各地诸侯历新法强国力,秦盛商鞅裂,吴兴李悝亡。

(五)法治故事

1、管仲 公私分明  

管仲和鲍叔牙是生死之交。有一次齐桓公和管仲探讨下任国相的问题,齐桓公问:假如你要是死了,谁接任你的国相为好呢?管仲说出了一个人名,齐桓公又问:那么第二人选呢?管仲就又说了一个人的名字,齐桓公又问:那么第三人选呢?管仲就又说出了一个人名。齐桓公很不高兴的再次问:那么第四人选呢?管仲说:那就是鲍叔牙了!齐桓公说:我真的很奇怪,鲍叔牙对你那么好,听说以前你们一起做生意,他也老让着你,你辅佐公子纠时,还射过我一箭,要不是鲍叔牙说情,我早就把你杀了,后来鲍叔牙又在我面前积极推荐你为国相,怎么现在请你推荐下任国相的人选时,你竟然把鲍叔牙放在第四人选的位置上呢?你对得起人家鲍叔牙吗?管仲说:我们现在是在谈论谁做下任国相最合适的问题,您并没有问谁是我最感激、最要好的朋友呀!我们的私交很好,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嘛!  

2、姬侨  不毁乡校   姬侨字子产。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3、李悝 射箭断诉 李悝曾做过魏国的上地郡守。上地郡西与秦为邻,是魏国的边防要地,常与秦国发生军事冲突。为使上地郡军民 提高射箭技术,他下令以射箭来决断诉讼案的曲直,“中之者胜,不中者负”。令下后,人们都争相练习射技,日夜不停。后与秦国人作战, 由于魏军射技精良,因而大败秦军。射技高低与是非的曲直是不能等同的,李悝用以决曲直的诉案,可能是一些久拖不决或无关紧要的一般讼 案。在战国时与强秦接境的地区,军事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李悝用此法来鼓励人们习军事技术,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大概因他在上地郡的政绩不错,魏文侯才任用他为相,支持他的改革。  

4、商鞅 徙木立信 商鞅把变法方案制订出来后,怕新法令没有威信,老百姓不相信,推行不开,就想了个办法。他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来长的木头,旁边贴了张告示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赏他十金。”不多会儿,木头周围就围满了人。 

大伙儿心里直犯嘀咕:这根木头顶多百把斤,扛几里地不是什么难事,怎么给这么多的金子呢?或许设了什么圈套吧?结果谁也不敢去扛。卫鞅看没人扛,又把奖赏提高到五十金。这么一来,人们更疑惑了,都猜不透这新上任的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这时候只见一个粗壮汉子分开人群,跨上前去,说:“我来试试。”扛起木头就走。许多看热闹的人,好奇地跟着,一直跟到了北门。只见新上任的左庶长正在那里等着呢。他夸奖那个大汉说:“好,你能够相信和执行我的命令,真是一个良民。”随后就把准备好的五十金奖给了他。 这事儿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说:“左庶长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他的命令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啊!”   

5、申不害 徇私谋官  申不害反对立法行私。“天道无私,是以恒正;天道常正,是以清明。”认为国君既要掌握驾驭群臣的“术”,又要做到正直无私,这样臣下才能忠于职守。他曾对韩昭侯说:“法者,见功而行赏,因能而受官。今君设法度而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然而,《战国策》中却记述了这样一件事:申不害私下请求韩昭侯给自己的堂兄封一个官职,韩昭侯不同意,申不害面露怨色。韩昭侯说:“这可是从你那里学到的治国之策啊!你常教寡人要按功劳大小授以官职等级,如今又请求为没有建立功业的兄弟封官,我是答应你的请求而抛弃你的学说呢?还是推行你的主张而拒绝你的请求呢?”申不害慌忙请罪,对韩昭侯说:“君王真是贤明君主,请您惩罚我吧!”对申不害“请仕其从兄官”这件事,史家历来多有微词,有说其虚伪投机的;亦有说其推行“法治”不坚决的,但从申不害重“术”和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来考察,倒不如说这是他对韩昭侯的一次试探,正是韩昭侯对“徇私谋官”的严正态度,使申不害看到韩昭侯真是一位有作为的贤明君主,从而坚定了助其变法革新的决心。 

6、慎到 众人逐兔 慎到曾写过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只兔子在田野里奔跑,有成百的人在后面追赶,并不是一只兔子可以分给一百个人,而是因为所有权没有确定下来的缘故啊。所有权没有确定下来,就是唐尧这样的圣王也没办法解决,何况一般的群众呢? 成群的兔子堆在市场上,行路的人都不去看它们一眼,这并不是人们不愿意得到兔子,而是由于这些兔子已经有主儿了。所有权已经确定下来了,有的人虽然品性粗野也不会再去争执了。 所以统治天下和国家,就在于定名分罢了。  李斯 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因为儒生博士淳于越的言论,让秦始皇大为不满。李斯将之归罪为读书的缘故,建议秦始皇下令焚书。按照李斯制定的法令,那是相当残苛的。凡是秦记以外的史书,不是博士(指掌管古今文史典籍的官)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都要烧掉,只准留下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此后,如果有敢再谈论诗书者“弃市”(指在闹市区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称为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指一人有罪,父母兄弟妻子皆受刑,称为族)”;官吏如果知道而不检举者,与之同罪;令下后三十日仍不烧者,黥(意为用刀刺刻额颊等处)再潦上墨为“城旦”(一种刑罚,输边筑长城四年)。有想学习法令的,要以吏为师。 这次焚书的原因,是由于讨论是否分封的问题而引起的,无论是主张分封还是反对分封的大臣,都是为了秦始皇长久统治打算。他们并无根本利益上的对立。李斯借题发挥,最后竟造成焚书的结局。 

7、 韩非子 因才惹祸  韩非子是战国后期韩国的王族,他口吃,不善言辞却善著书,先后写出《孤愤》、《五蠹》、《说难》等。他的书传到秦国,秦王非常喜欢,并说:“我要是能见到此人,和他交往,死而无恨。”不久,因秦国攻韩,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并派他出使秦国。秦王很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李斯知道韩非的本事比自己大,害怕秦王重用他,对自己的前途不利,就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他说:“韩非是韩王的同族,大王要消灭各国,韩非爱韩不爱秦,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决定不用韩非,把他放走,对我们不利,不如把他杀掉。”秦王轻信李斯的话,把韩非抓起来。根据秦国法令的规定,狱中的囚犯无权上书申辩。韩非到秦国以后,又得罪了姚贾。姚贾为秦国立过功,深得秦王的重用,被任命为上卿。韩非却向秦王说,姚贾出身不高贵,当过大盗,在赵国做官时被赶跑了,认为用这样的人是很不应该的,使得秦王很扫兴。事后秦王又向姚贾问起韩非,姚贾当然不会讲韩非的好话。在李斯和姚贾的串通下,韩非没有办法,只好吃了李斯送来的毒药,自杀而死。

8、吴起 严明治军 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别人说:“你儿子是个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上的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往年吴公为他父亲吸过疮上的脓,他父亲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地拼命,所以就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疮上的脓,我不知他又将死到那里了,所以我哭。

 9、新加坡法治严厉

在新加坡,一只上架销售的手提包,如果不明码标价,要被处以5200元(相当于人民币2万多元)罚款。1994年,美国青年费依,酒后在新加坡闹事——把油漆倒在别人的汽车上。新加坡地方法院依法判处他抽打6鞭和监禁4个月,并罚款3500新元。美国总统克林顿亲自为他求情兔除鞭刑;费依的母亲拿着数千名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签名的请愿书,以求免刑;美国舆论界更是大加干涉;面对种种压力,新加坡态度十分坚决:“新加坡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任何人都必须受同一部法律的约束。”高级法院维持原判,用藤鞭教训了这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洋人。

10、自觉守法的德国警察

一位出访德国的官员回国后发表了他的访德观感。他说:在德国,警察都能自觉遵纪守法。他们在访德期间,受到了很高的礼遇,外出的时候,都是前有警车开路,后有警车护卫。但是,这些警车并不是可以在马路上横冲直撞的,他们只亮警灯,不鸣警笛,而且在遇到行人横过马路的时候,都会主动停车避让。一路上,他们的警车都严格地遵守交通规则。的确,执法者自觉守法,才能用法律的准绳去要求别人,否则,法律就失去了它那应有的尊严。

三、重大案件回放

1、李怀亮案

李怀亮,男,2001年8月7日,他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刑事拘留。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为了阻止一起故意杀人案的被害人亲属上访,副院长口头"承诺"对该案的犯罪嫌疑人李怀亮判死刑。虽然判决因证据不足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撤销,李怀亮被羁押时间长达12年之久。

2013年4月25日下午,平顶山中级人民法院在经历了一整天的庭审后,当庭宣告"李怀亮无罪,立即释放"。

2013年11月1日下午三点,李怀亮"死刑保证书"刑事附带民事上诉案,在平顶山中院二审宣判。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当庭宣判,驳回受害人民事部分上诉,维持原判。

担任李怀亮无罪释放的辩护律师,是北京王永杰律师和蔺文财。

人物简介

李怀亮是河南叶县湾李村村民,2001年8月7日,他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刑事拘留。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为了阻止一起故意杀人案的被害人亲属上访,“承诺”对该案的犯罪嫌疑人李怀亮判死刑。虽然判决因证据不足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撤销,李怀亮却仍被长年关押。2013年4月25日下午,平顶山中级人民法院在经历了一整天的庭审后,当庭宣告“李怀亮无罪,立即释放”。李被羁押时间长达12年之久。

案件审理

2013年4月25日上午9时开始,李怀亮身着囚服站在了被告席上,等待即将到来的命运判决。法庭内,两名辩护人为李怀亮做无罪辩护。庭审从上午9时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接近7个小时。

2013年4月25日的庭审为不公开庭审,杜玉花和郭松章以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人的身份得以出庭,见证了庭审的过程。死者是他们时年只有13岁的女儿郭晓萌(化名)。根据李怀亮的辩护律师王永杰的说法,庭审并不太顺利,因为被害者家属杜玉花情绪激动,不时扔东西,以至法官不得不要求肃静。但双方仍有质证。6名警察出庭讲述了当年的办案经过和取证过程,但并未有最新的物证出现。

谈起昨日的庭审秩序。王永杰称,杜玉花当庭骂被告人李怀亮,李怀亮予以回骂。

在律师看来,此案的证据并不能形成链条。检方出示的证据中,除了李怀亮的供述外,没有物证证明其出现在案发现场。同此前庭审过堂时一样,李怀亮再次推翻了自己的供述,否认杀害郭晓萌。庭审并没有太多悬念出现。王永杰认为,依照检方的证据,仍然没有李怀亮杀人的物证。

2013年4月25日下午4时,法院宣布休庭,一个半小时后宣布了判决结果。南都记者旁听了宣判过程。在法官宣布判决时,杜玉花一直在哭,声音甚至盖过法官。她仍然认定李怀亮是凶手。

平顶山中院的判决书称,法院审理查明,侦查机关和公诉机关指控李怀亮犯故意杀人罪的证据不足:一是公诉机关提交的现场勘查笔录、尸检鉴定、物证鉴定意见、证人证言等,仅能证实郭晓萌(化名)的被害情况或物品系郭晓萌所有,不能证实郭被害系李怀亮所为。二是公诉机关提供的有关物证,系被害人所有,但与认定被告人李怀亮犯罪没有关联性。三是李怀亮归案后虽作过有罪供述,但其随后翻供,有罪供述前后不一致,与其他证据也存在矛盾,不能排除合理怀疑。

平顶山中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95条规定和“疑罪从无”的刑事诉讼司法理念,法院宣判李怀亮无罪,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当庭释放。此时,距离李怀亮2001年8月7日被刑拘,已经过去近12年时间。

重获自由

2013年4月25日下午6时30分,李怀亮手提包裹,出现在了叶县看守所提讯会见登记处,在家属的搀扶下,他缓慢走出了登记处。李怀亮接受媒体采访时,语速缓慢,目光发呆,对于记者的许多提问,通常反应片刻才能做出回应。

长久与外界隔绝,李怀亮与记者们的沟通并不顺畅。他的眼神中通常流露出空洞和茫然感,“原以为这辈子都会在看守所里呆着了”。他形容自己在里面的想法。面对一群记者,他总是用手拍打头部,皱起眉头,他强调,自己遭了打才承认杀人。但随后又说,“我也不知道”、“我脑子糊涂得很,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这是他回答媒体提问时用得最多的回答。当晚接近8时,他走出了看守所,并在家人陪同下返回家中。

案件疑问

2001年8月2日,平顶山叶县邓李乡湾李村,13岁的郭晓萌被人杀害。幼女被害的案情震动了警方。叶县出动大量警力,在湾李村展开排查。一轮排查下来,李怀亮进入警方的视野,后被定为犯罪嫌疑人,逮捕、起诉、审判。

因缺乏直接物证,此案经过三次审判,三次被撤销。李怀亮案的最后一次判决出现在2006年4月1日,彼时他被平顶山中院判处死缓,随之再次被河南省高院以“证据不足”发回。此案也就沉寂谷底,直到昨日重启。

2012年初,上述的一纸“死刑保证书”从卷宗中流出,南都报道了此案,使这起沉寂多年的案件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了舆论轩然大波,杜玉花在2012年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这个保证书是按照法官的要求所写。而平顶山中院则发声明否认签订“保证书”,称只是受害者家人的单方诉求表达。

没有证据证明这一保证书影响到法院的判决。但平顶山中院在收到这份“保证书”后,确实判了李怀亮死刑。不过这一判决结果随后被河南省高院以“证据不足”发回。

杜玉花认为,这是因为法院“把错误的鉴定放进去了”,继续上访。

依据当年的司法鉴定,杜玉花口中的“错误鉴定”,应该是指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的一份检验报告书。2003年12月30日,中山大学相关机构依据死者头发作出检验报告,郭晓萌血型是A型。而公安机关2001年对命案现场所留血迹作出的法医鉴定显示,案发现场发现的血型为O型。而李怀亮血型是A B型。这三种血型使得案情变得更为诡谲。

但此后平顶山中院的两次判决则忽略了这一“第三方血型”,这一疑问直到2008年才得以解决,叶县公安局2008年的一份补充侦查终结报告书称,根据辽宁省公安厅就此作出的一份刑事技术检验报告,现场的血迹为死者所留。

律师王永杰称,即使现场的O型血是死者的血,但在杀人奸尸现场,没有发现李怀亮的精液、血液等其他任何痕迹,那么,该鉴定以及相关证据与李怀亮何干?在此案中,多份涉及到郭晓萌被害的物证均无法获取。

在最新的这次庭审中,叶县公安局参与提取现场物证的民警提供了情况说明,解释称所提取的鞋印边缘不清,花纹模糊,检验条件差,鞋印不具备细节个体识别特征,检材无检验鉴定条件。……此案延宕多年,退回补充侦查的相关疑问多数无法回答,因此渐成疑案。

案件幕后

长期关注此案的一名中央司法官员4月24日向南都记者透露,李怀亮案得以重启,是来自政法系统的压力。这名要求匿名的中央司法官员称,按照要求,3年以上积案要求清案,8年以上的要由省级政法委督办解决。李怀亮案延宕至今,拖无可拖。

而如今,全国羁押5年以上的案件尚有2000多起,李怀亮案只是其中之一。同时这也是河南省超期羁押时间最长的个案。

这名司法官员曾介入此案。据他此前透露,此案证据无法对应,在平顶山是一块烫手山芋,尽管中央政法委领导批示“依法处理”,河南省政法委2007年也曾发过一个案件评查通知,明确指此案应作无罪处理,并点名道姓追责。但在随后的5年里,此案仍久拖不决。地方维稳的治理压力以及害怕错案追责成地方“踢皮球”的主因。

河南省高院去年曾就错案追责说明,强调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办法”。

早在去年,南都即报道了此案的阻力。根据这名司法官员的介绍,2010年,最高检察院派人到平顶山督办此案,时任叶县县委书记坐在督办人员对面,称主要问题是维稳,担忧一旦放人,杜玉花会继续上访。督办过程中,督办人员还遭遇平顶山司法系统的“踢皮球”。

该官员说,没有无罪判决,就启动不了追责程序,而这个判决结论,恰恰掌握在法院手中。

当谈及此后可能涉及的错案追责问题,这名中央司法官员表示谨慎。他指出强调追责恰是此案迟迟不能推动的原因。

2、念斌案

念斌投毒案,2006年7月27日夜,福建省平潭县澳前村17号两户居民家中多人出现中毒症状,其中两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警方经过侦查,很快确定是人为投入氟乙酸盐鼠药所致,认为其邻居念斌有重大作案嫌疑,被逮捕,提起公诉。 后该案历时8年10次开庭审判,4次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2010年10月最高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出不核准死刑的裁定书,并撤销原判发回福建省高院重审。2011年5月5日,福建省高院也撤销了福州市中级法院对念斌的死刑判决,该案件发回福州中院重新审判。2011年9月7日,该案在福州中院再次开庭审理,再次对念斌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4年8月22日,福建高院作出终审判决:一、撤销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1)榕刑初字第104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二、上诉人念斌无罪。三、上诉人念斌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014年9月,平潭县公安局已对念斌重新立案侦查。11月,念斌曾两次因"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办理护照遭拒。他向福州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遭官方拒绝。

2014年12月26日上午,念斌已经向福建省检察院提交控告书。

2015年1月31日,2014年备受关注的福建念斌案被写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5年2月15日,福州市中级法院依法对赔偿请求人念斌二审宣告无罪赔偿案作出国家赔偿决定,决定先支付赔偿请求人念斌人身自由损害赔偿金58.9万元;支付赔偿请求人念斌精神损害抚慰金55万元;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赔偿请求人念斌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人物经历

2006年7月,福建福州平潭县澳前镇澳前村陈炎娇、丁云虾两家人用餐之后,多人同时中毒,丁云虾一对儿女抢救无效死亡,事后警方检验显示,两人系氟乙酸盐鼠药中毒。

2006年8月7日,念斌被警方带走。

2007年2月,念斌被福州检方公诉。

2008年2月、2009年6月、2010年4月、2011年11月福州中院、福建高院分别4次判处念斌死刑。

2013年7月、2014年6月,福建高院先后两次开庭审理此案。

2014年8月22日,念斌被判无罪释放。

国家赔偿

2015年2月17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对赔偿请求人念斌二审宣告无罪赔偿案作出国家赔偿的决定,决定先支付赔偿请求人念斌人身自由损害赔偿金58.9万余元、支付赔偿请求人念斌精神损害抚慰金55万元,两者共计113.9万余元,并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赔偿请求人念斌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福州市中级法院相关负责人说,念斌本人及其委托代理人16日未按福州中院通知要求领取国家赔偿决定书,该院决定采取邮寄方式送达国家赔偿决定书。

2014年12月,无罪释放的念斌向福州中院提出国家赔偿申请,要求该院在媒体公开向请求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侵犯人身自由赔偿金、医疗费、后续治疗费、伤残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八年申冤的费用等共计1500余万元。

福州市中级法院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接到念斌的申请后,该院于2014年12月29日立案,并于2015年1月25日听取了念斌委托代理人及其姐姐念建兰的意见,于2月15日依法作出上述国家赔偿决定。

社报评论

《京华时报》8月23日刊载特约评论员王云帆的评论,批评了福建高院多次作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结论后没有判决念斌无罪,而是发回重审,称:"既然二审法院早在6年前就已发现此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何不直接改判念斌无罪,而非要交由一审法院去"重审"呢?刑事司法程序之所以要设计二审,正是为了让二审法院能在这种审级关系中及时发现和纠正一审存在的错误,从而确保刑事审判的公正。如果说第一次发回重审,是二审法院对一审法院还抱有"有错必纠"的期待的话,在最高法以同样理由发回重审后,福建高院再一次发回一审法院,不但显得缺乏担当,也与法律精神不符。"8月24日,《京华时报》刊载特约评论员王灏军的评论,呼吁在表扬法官之余,法院和公安应该借本案进行反思和纠偏,称:"在福建高院赢得坊间鼓励和点赞时,我们希望这不是个案,而是对过往的一种制度化纠偏。"

《法制晚报》8月23日发表社论,对本案中案件早已判定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却审了8年以及警方的"思想工作"让念斌咬舌自尽等疑点提出质疑,要求惩处渎职的公检法人员。

《北京青年报》8月25日刊载一名检察官杨涛的评论,认为若要防止念斌案再现,应摒弃"公检法联合办案"来让法院真正做到独立办案、坚持无罪推定原则、对未判死刑的重特大案件与重大疑难案件也应实行三审并建立巡回法庭,并呼吁有关部门彻查本案中涉及的刑讯逼供和伪造证据问题。

《都市时报》8月23日发表社论,引用了威廉·格拉德斯通的名言"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以及弗兰西斯·培根的"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十倍于犯罪。因为犯罪只是污染河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污染水源。",呼吁追究念斌案中渎职违法的责任人。

法律界评

可以说,司法不公、有法不依,就是最大的司法腐败;可以说,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不敬畏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草菅人命,就是最大的司法腐败;可以说,公检法工作人员不尊重生命,不重证据轻口供,就是最大的司法腐败;可以说,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而不珍惜他人的生命权和人格尊严,就是最大的司法腐败。仅仅为了他们自己的面子,使错误的死刑判决得不到更正,这绝不是我们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本意。因此,对于这样的害群之马,绝不应当姑息迁就;因此,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对念斌的死刑作出无罪释放的终审判决之后,应当尽快对福州市公检法队伍中肆意践踏法律权威与尊严的失职和渎职犯罪行为进行依法问责。

如果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仅仅对念斌作出终审改判无罪,而不依法追究责任,那就更是对法律的不尊与践踏。因此,全国各地法院和公检法系统,都应当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学习,建立健全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有错必纠,才能执法必严;执法必严,才能依法维护司法公平与公正;司法公正,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郭喜林 )

对受害人来说,该案是他们8年来的伤口,念斌被判无罪,他们的伤口又被撕开,真凶到底是谁,在他们心里又成了一个死结。这就是一起冤案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没有赢家,只有伤害。从法院审判来讲,应该坚持疑罪从无的理念,避免再次出现冤案。(张燕生评)

念斌案的悲剧,可以说是"命案必破"理念的产物[4]。所谓"命案必破",作为侦查机关的一种决心宣示,可以理解。如果作为对侦查机关的硬性要求,则是荒谬的、反科学的。无论科技条件如何发达,犯罪手段必然也会随之升级。证据随时间推移而湮灭,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侦查手段的局限性、侦查人员的素质、犯罪分子的抗拒心理、公众对程序正义的期待等等,都是命案侦破中无法克服的困难。在反科学的"命案必破"要求下,必然出现两种结果:刑讯逼供,屈打成招;或者推卸责任,将故意杀人案认定为自杀、意外事件。

3、内蒙古呼格吉勒图冤杀案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卷烟厂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警方认定18岁的呼格吉勒图是凶手,仅61天后,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于5天后执行。2005年,轰动一时的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落网,其交代的第一起案件便是当年这起“4·9”杀人案。

2014年11月20日,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再审不进行公开审理。 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对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

2014年12月30日,内蒙古高院依法作出国家赔偿决定:支付李三仁、尚爱云国家赔偿金共计2059621.40元。

2015年1月,中共新华社党组决定,对在推动呼格吉勒图案重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汤计予以表彰,记个人一等功。

2015年1月23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证实:呼格吉勒图父母李三仁、尚爱云夫妇向内蒙古检察院递交对办案人员控告举报书。

呼格吉勒图案经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改判无罪后,有关机关和部门迅速启动追责程序,依法依规对呼格吉勒图错案负有责任的27人进行了追责。

两高表态

2015年3月12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和首席大检察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作工作报告,都提及了呼格吉勒图案。周强在报告中称,对错案“深感自责”,曹建明则表示,“对冤错案件首先深刻反省自己”。

社会影响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呼格吉勒图案之所以引发舆论关注,与“一案两凶”的悬疑有关,更与疑案持续8年得不到重审密不可分。媒体和公众所期望看到的,是案件真相的还原,是重审程序一拖再拖的因由调查。期待通过这一案件,向公众彰显法律的公道正义。

无论是纠正错案,还是推动制度建设,无疑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虽然过程一波三折,也离不开外界推动,但毕竟是法院系统在法律框架内部通过正常法律程序完成,这与具有人治色彩的“平反”相比,法治是最终的赢家。

反思这起错案的形成以及依法纠正的过程和结果,对于推动法制建设的意义非常重大,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案例。

内蒙古法院依法纠正“呼格案”,还当事人以迟到的正义,还法律以尊严,虽然过程一波三折,也离不开外界人士的不懈推动,但毕竟是法院系统在法律框架内部通过正常法律程序完成的,这与具有“人治”色彩的“平反”相比,法治是最终的赢家。

4、聂树斌案


本文由语文月刊公众号ID:yuwenyuekan 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原创投稿,打赏全归作者,阅读量大的另有稿酬。

投稿邮箱:120156131qq.com,请注明“原创”字样。

商务合作:QQ120156131

【请关注语文月刊公众号yuwenyuekan】 即时消息关注“语文月刊”微博,多转发、分享给朋友!

社会主义价值观作文2

【高考语文易用错成语】

含糊其辞: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集腋成裘: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比喻珍贵美好的事物积少成多。

疾首蹙额:疾首,头疼;蹙额,皱眉头。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社会主义价值观作文3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都和“国家”、“社会”挂上钩,作文题在有所“限制”的同时,又给学生以广阔的拓展与想象的空间,也正因此,不少作文都会联系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责任、个人的奉献这一类的内容。今天小欣给大家推荐一些高考常用的价值观作文模板,这么好的福利,大家要分享和收藏哦~

古今中外爱国事例模板 

(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西汉时,匈奴为害边疆。年仅21岁的霍去病率军追击匈奴到了狼居胥,封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汉武帝为表彰他的功绩,曾亲自下令为他建造一座豪华的府第,但是直到建造完工,霍去病连看也没去看一眼,他曾气概豪迈地说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24岁。

  【材料分析】是什么激励着霍去病马不卸鞍、衣不解甲地度过了戎马一生?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迈气概,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

 

(二)精忠报国,光照日月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下了“精忠岳飞”4个字,制成锦旗赐给他。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来,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材料分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三)位卑未敢忘忧国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3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怨恨的状况和原因,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7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辛弃疾提出的建议是颇有建设性的,然而朝廷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材料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无论你身居何处,位居何职,都应记住为国分忧,这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富贵不淫男儿志

  据中国科学院建院初期的粗略统计,新中国成立时,侨居国外的科学家人数大约有5000余人,到1956年底,已经有近2000名科学家回到了祖国大陆。其中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李四光、童第周、黄家驷、马大猷、余瑞璜、张钰哲、陆学善、周同庆、葛庭燧、汪德昭、张文裕、张宗燧、纪育沣、吴学周、恽子强、马文昭、叶桔泉、刘崇乐、肖龙友、吴英恺、张锡钧、张肇骞、陈文贵、尹赞勋、张文佑、裴文中、盛彤笙、梁伯强,等等。正是因为这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才使新中国的科学事业群星璀灿。举两个材料: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早年在美国学术界很受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留他在美国,承诺给予他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腔热情地呼吁:“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该回去!”

  1947年,刚刚36岁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它预示着钱学森的优厚待遇和远大前程。

  然而,当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钱学森就决定要回到他朝思暮想的祖国。钱学森准备返回中国的决定,引起美国有关方面的恐慌。他们认为:钱学森的专业技术如果带回去,中国的科学技术将高速度前进。美国海军的一位领导人曾对美国负责出境的官员说:“我宁可把钱学森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钱学森至少值5个师的兵力”。

  钱学森的回国计划受到严重的阻挠。先是被海关污蔑,接着被逮捕审讯,然后被限制自由。面对迫害,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地提出严正要求:坚决离开美国,回中国去!他家里准备了3只轻便的小箱子,天天准备随时可以搭飞机回中国。5年过去了,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美国政府被迫同意钱学森返回中国。

  【材料分析】“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该回去!”荣华富贵岂能牵绊华罗庚归国的脚步?祖国的召唤胜过千万座金山银。

  在美国定居,且能聘为终身教授,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幻想。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钱学森放弃了这一切。在经济大潮如洪水猛兽般地冲击社会的今天,钱学森的爱国言行,无疑地凝聚着中华民族之魂,显示了爱国对志士仁人的撼动力。

 

(五)爱国诗人闻一多

  1925年回国后,闻一多便创作了大量的爱国诗篇,有着鲜明的反帝倾向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如诗作《孤雁》、《七子之歌》、《死水》、《发现》、《一句话》等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抗战胜利后,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坚持“民主团结、和平建国”的立场,号召为反内战、争取民主。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材料分析】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并为中国的独立和民主献出了生命。聆听着先生灵魂深处奏响的爱国主义旋律,掩卷深思,心中翻滚的是永不停息的激潮,先生诗作中所迸发的强烈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记载史册,永垂不朽!

(六)肖邦的遗愿

  1830年11月,费列徳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出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别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

  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不仅为国家赢得了声誉,还增强了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的了重病。

  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葬在了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上。

  【材料分析】叶落归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对祖国的眷恋,是每一个爱国者共有的情感。

 

(七)巴斯德拍案而起

  巴斯德(1822~1895)是法国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爱国者。他又一句名言:科学没有国界,但学者却是有自己的祖国的。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德军侵占了法国大片土地,巴斯德闻讯后拍案而起,毅然决定参军抗敌卫国,结果因体残未能入伍。出于对祖国的深情,对敌人的愤恨,他决定将德国波恩大学授予他的名誉医学博士证书退回。

  【材料分析】没有国,哪有家?巴斯德的拍案而起表现了忠贞不渝的赤子情怀。

(八)《格林童话》的爱国情感

  18世纪的德国是一个由三百多个大小公国和自由城市组成的松散的联合体,既没有统一的语言,也没有统一的文化。随着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一大批德国知识分子,如赫尔德主张从发现民间文化入手,重构德意志民族文化,再造日耳曼民族精神。作为语言学家的格林兄弟也认为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则必须先从语言文化的统一开始,于是他们便从德意志各地乡间巷里收集研究民间故事,加工整理成《格林童话》。这些被认为具有民族特性,反映日耳曼民族精神的童话故事,不仅唤醒了德意志最初的民族觉醒和凝聚力,也奠定德意志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

  【材料分析】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 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这让我们更加坚信:文学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

【  

步入同欣 迈向成功专注中学生培训30年高考 | 中考 | 自招热线 021-55520282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社会主义价值观作文4

社会主义价值观关于“平等”的高考作文素材

一、有平等的名言

1、高调慈善和低调慈善的爱心是平等的。——陈光标

2、平等者最能与平等者相投。——西塞罗

3、平等或许是一种权利,但却没有任何力量使它变为现实。——巴尔扎克

4、中国首重三纲而西人最明平等。——家 严复

5、有平等就不会有战争。——梭伦

6、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商鞅

7、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康有为

8、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亚里士多德

9、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恩格斯

10、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有关平等的名言。()——列夫·托尔斯泰

11、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林肯

12、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来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正直的品质。理查德·斯蒂尔

13、世上友谊本罕见,平等友情更难求。——培根

14、所谓友情,是平等的人们之间离开了利益关系的交易。——哥尔斯密

15、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纪伯伦

16、我们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http://my.tongxiehui.net/20229.html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托·杰弗逊

17、所有人都应该是兄弟,这只是那些没有兄弟的人们的幻想。——夏尔·尚肖那

18、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

19、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所以试图平等待人纯属徒劳之举。——詹·安·弗劳德

20、斯巴达人原则是:“正义就是平等,但平等并不就是正义”。——爱献生

21、一个社团的基本努力或许就是设法使其成员平等,但其成员个人的自尊心却总是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在某处形成某种对自己有利的不平等。——德·托克维尔

22、想获得平等竟如此困难,原因在于:我们只想与上司共享它。——享利·贝克

23、行使权力的“人民”和被人民行使权力的人民,不会总是同一类人。——约翰逊·斯图亚特·穆勒

24、只要世界上还存在一部分一不得不不服从另一部分人的现象,平等就无从谈起。——威·吉尔伯特

二、有关平等的事例

1.萧伯纳与小女孩
  英国大作家萧伯纳,有一次在写作间歇时和邻居小女孩一起玩耍。当送小女孩回家时,萧伯纳对小女孩说:“知道我是谁吗?回家告诉你的妈妈,就说今天和你在一起玩的是萧伯纳!”
  小女垓孩天真地回应:“知道我是谁吗?回家告诉你的妈妈,就说和你一起玩的是克里佩斯莱娅!”大文豪不禁愕然.
  此后萧伯纳每次对明友说此事时,就会感慨地说:“是这位七岁小女孩给我上了人生最好的一堂课!一个人不论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这个教训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2.总统的弟弟
  当年,杜鲁门新当选美国总统,有人向他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3.高贵的自由
  不久前,英国首相布莱尔偕夫人来到法国西南部的一个小镇度假。虽然是首相夫妇大驾光临,但小镇依然我行我素,该晒太的晒太阳,该谈恋爱的谈恋爱,每个人都生活得自在而有序。明知布莱尔是个“大人物”,但大家仿佛不当一回事,因为众生平等。布莱尔喜欢泡吧,小镇唯一的一家酒吧老板丝毫不给面子,按预定计划关门休假去了。不过,老板仍然很礼貌地在酒吧门口留下一张字条:“欢迎布莱尔先生和太太。很抱歉,现在我们在放假,假期结束后我们会回来的。很抱歉!”
  人的一生要面对许多人,要经历许多事,但无论如何都要活得自由而高贵。其实这也不难,学会平视权威,你会变得气宇轩昂,即高贵。

4.托尔斯泰的故事

一次,托尔斯泰在长途跋涉中,到一个小火车站的三等车厢的候车室歇息,忽然听见有人招呼他:“老头儿!老头儿!”一位太太在车上探身车窗外喊他,“快去女洗手间把我的手提包拿来,我忘在那儿了……”托尔斯泰急忙赶到那里,幸好,手提包还在。“多谢你了!”那太太说,“给,这是给你的赏钱。”于是递给他一枚五个戈比的大铜钱。托尔斯泰不慌不忙地装进了口袋。“您知道您把钱给谁了吗?”一位同行的旅客问这位太太。他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赶路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战争与和平》的作者。“他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这位太太一听惊叫道:“天啊!我干的什么呀!看在上帝的份上,原谅我吧,请把那枚铜钱还给我吧!把它给您,真不好意思。”“您不用感到不安。”托尔斯泰回答说,“您没有做错什么,这五个戈比是我挣来的,所以我收下了。”

5.爱因斯坦

一个在柏林饱受歧视的波兰学生曾去拜访爱因斯坦,请爱因斯坦为他写一封推荐信,使他能够顺利地在柏林求学。问清缘由后,爱因斯坦答应了他的请求,为他起草了一份热情洋溢的推荐信。

  拿到推荐信之后,满怀感激之情的年轻人又提出了一个请求:“能不能给我一张有您签名的相片?”

  他要永远记住这个慷慨帮助他的名人。

  “好的,”爱因斯坦接着说,“但是你得答应也送我一张有你签名的照片,这样才平等。”

  就是这句话改变了这位青年的一生。拿到推荐信后,这个年轻人顺利进入了柏林一所名牌学校。他发愤学习,毕业后成为爱因斯坦的得力助手,并且以一篇《麦克斯韦场方程的非线性概括》扬名天下。他就是后来饮誉物理学界的科学家英费尔德。

  很多年后,英费尔德回忆起这件事,依然泪流满面:“他的话使我感到平等并给了我自信,他的话是我前进的强大动力……尽管当时他穿了一件皱皱巴巴的上衣,裤子上还掉了一个主要的纽扣,但是什么都影响不了我对他的无比崇敬。”

四、范文

我渴望平等

我是一名由湖北来上海的孩子,父母是下岗外来务工人员。随着年龄的长大,我发现现实并没有口号说得好听:人生而平等,教育是一切公平的基础。

上小学时,我发现自己要比同学们多交500圆“学费”,我疑惑地问爸爸:“爸爸,为什么我要比同学们多交钱”?爸爸叹了口气:“那是借读费,因为我们不是上海户口,这就是不平等!哎---”那无奈的叹息声,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生活的日历一天天撕去,我六年级了,逝去的日历纸加厚了读书的费用,借读费变800圆了!

无意间,我从网上发现了马丁· 路德·金的演讲稿《I have adream》,激扬的文字令我朗读下去,触动着我的心弦。便问爸爸金博士的背景,爸爸说:“他处在一个黑人被歧视的时代,他没有悲观,号召美国各阶层和平抗争。这是他在华盛顿聚会的讲话,很著名。我们现在也是处在不平等中,这个社会被人为地分为3、6、9等,你不能改变它,就离开它,到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国度去。”他们操劳的背影,无奈的话语让我悄悄立下一个誓言:一定好好读书,将来到一个不以人的出身,而以品格优劣生活的国度。

前几天,我听到这样一个消息——外地户口不准在上海参加高考。我更气愤了,凭什么我就不能在上海高考,我一样是祖国的花朵,为什么逼我在不平等的流沙中成长?就在那时,奥巴马踏进了白宫的门槛,获得领导美国四年的权力。但我觉得,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一个黑人,当年在不平等的火焰中挣扎的黑人们都已经有获得平等竞选总统的权利。我更深刻地理解民权运动的一句口号:白色,只是一种颜色。

我渴望平等!

 

社会主义价值观作文5

 

一、公正

(一)公正的概念

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

(二)公正的名言

1、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

2、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

3、公正是施政的目的(笛福) 

4、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兰多)

5、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孟德斯鸠) 

6、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康有为)

7、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温家宝

8、公平正义的实现要靠毛泽东思想---瑷英 

9、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莎士比亚 

10、即使全世界都毁灭了,正义是不能没有的—罗曼?罗兰 

11、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郭沫若 

12、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西塞罗

13、一切背离了公平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柏拉图

14、哪里有正义,哪里就是圣地---培根 

15、只要提着正义之剑攻击,再柔弱的手臂也会力大无穷—韦伯斯特

16、伸张正义,胜于责骂邪恶。 正义事业保持沉默,等于为非正义事业呼喊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 

17、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怎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罗斯科?庞德 

18、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培根   

19、“崇法立德、公正立信、唯民立本、创优立业” “明法致公、敬业为民” “判重如山、持正守廉” “研法、修德、爱民、守正” “崇法至上、厚德至善;博学为公、执法为民” “厚德尚法,司法为民” “崇法为民 尚德立身”

(三)公正的故事

1、公平女神

这是则寓言故事,相传在遥远的的天庭,有一天宇宙之神宙斯召集众神讨论公平,该怎样才是真正的公平,大家各抒己见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宙斯便唤来了公平女神让她来给大家说一说什么是公平,公平女神微微一笑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说到:我巡游天上、人间、地下也遇到了很多公平于否的事情,在我游历地下冥界的时候,众多厉鬼冤魂问我“我们终日不见天日、阴冷无比这样是对我们的不公平”我没有回答便离开了;我又来到了人间,人们争先恐后的问我“我们人类为什么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的生命,不能充分的享受生活这是对我们的不公平”我笑了笑没有回答他们;当我回到了天上时,又听到关于公平于否的议论,有的神会问我“我们空有无限的生命却不能沐浴在爱情的时光中,无法与相爱的人厮守一生,这样是对我们的不公平”我还是没有作任何回答,今天在这里伟大的宇宙之神宙斯您又让我来说说什么是公平,那好吧,我就来说说,我在衡量公平于否的时候是将公平之秤放在宇宙当中的,不会单纯的考虑那一个方面,这样才能平衡整个宇宙万物,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是永远不会公平的。  

2、8个金币的故事         

约克和汤姆结对旅游。约克带了3块饼,汤姆带了5块饼。有一个路人路过,路人饿了。约克和汤姆邀请他一起吃饭。约克、汤姆和路人将8块饼全部吃完。吃完饭后,路人感谢他们的午餐,给了他们8个金币。约克和汤姆为这8个金币的分配展开了争执。汤姆说:“我带了5块饼,理应我得5个金币,你得3个金币。”约克不同意:“既然我们在一起吃这8块饼,理应平分这8个金币。” 约克坚持认为每人各4块金币。      

为此,约克找到公正的夏普里。夏普里说:“孩子,汤姆给你3个金币,因为你们是朋友,你应该接受它;如果你要公正的话,那么我告诉你,公正的分法是,你应当得到1个金币,而你的朋友汤姆应当得到7个金币。”约克不理解。   

夏普里说:“是这样的,孩子。你们3人吃了8块饼,你吃了其中的1/3,即8/3块,路人吃了你带的饼中的3-8/3=1/3;汤姆也吃了8/3,路人吃了他带的饼中的5-8/3=7/3。这样,路人所吃的8/3块饼中,有你的1/3,汤姆的7/3。路人所吃的饼中,属于汤姆的是属于你的的7倍。因此,对于这8个金币,公平的分法是:你得1个金币,汤姆得7个金币。你看有没有道理?”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夏普里所提出的对金币的“公平的”分法,遵循的原则是:所得与自己的贡献相等。 这就是夏普里值的意思。  

3、所罗门的智慧       

所罗门是历史上以色列国的国王。据传说,有两个妇人争夺一个孩子,让所罗门王来裁决。所罗门王说:“既然你们都说,孩子是自己的,然而你们均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孩子确实是自己的, 那么就将孩子劈成两半,你们一人一半,这样不就公平了?”所罗门的话是严肃的。此时,所罗门的手下要执行所罗门的命令。其中一个妇人同意这个分法,认为所罗门王英明;而另一个妇人大哭,说:“亲爱的所罗门王,我不要孩子了。整个孩子归她吧。”此时,所罗门对大哭的妇人说:“你才是孩子的母亲。母亲是爱孩子的,宁愿不要孩子,也不要孩子死啊。”所罗门命令手下把那个争孩子的假母亲抓了起来,重重惩罚。   

这里,结果是公平的——孩子归他的母亲,而获得这个结果的方式则是充满智慧的。     

所罗门王所用的策略是不可重复的,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得到:那两个妇人均是在不知道所罗门王的真正意图的情况下表达出自己的偏好的:真母亲首先希望孩子活着,其次才是孩子回到自己的身边;假母亲首先关心的是不要输掉官司,孩子的归属是次要的。  我们看到,这里的公平的分配不是指平均的分配,也不是双方均满意的分配,而是合理的分配。  分小孩——公平不是平均  

4、分苹果

有一次,工会给每个教研室发了一筐苹果。如果是小包装,一人一箱,自然不会有问题。这次偏偏是一个教研室一大筐,自己分去。这可难坏我了,手头没有秤,数个儿难免有个大个小的抱怨。虽然大家都在场,看来当天分不了了,只能等改天借来秤再说了。      

正在我为难之时,一个老师出了个主意:教研室8个人,把苹果分成8堆。任何人如果觉得哪一堆不够公平,可以任意调整,直到所有人都觉得公平了,再抓阄决定谁拿哪一堆。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好办法,于是先进行粗分,再进行微调,直到大家觉得自己抓到任何一堆都不会吃亏为止。      

这个问题就这样顺利解决了。虽然没有借用任何技术手段,但是连最挑剔的人也没有任何抱怨。可以说,这一次做到了公平。       

什么是公平?公平显然不是“数量的绝对平均”,因为数量平均了,质量未必平均。公平应该是“即使数量和质量存在不平均,但是内心并无抱怨”。       

如何做到“内心无抱怨”?可以肯定的是,单靠技术手段不可能做到。因为技术手段只能做到一个方面的公平(如重量),而“公平感”是一个综合的指标。要做到让人们“内心无抱怨”靠的是“规则”。       

规则需要在当事人“未有特定立场”之前制定,并经所有当事人同意。这样才能保证“规则”本身的“公平性”,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抓阄在前,调整在后,显然无法做到“心无抱怨”。因为抓完阄,人就有了特定立场,一定是希望我这一堆越多越好。       

规则的实施要由所有当事人参加。可以想象,如果一个老师没在场,他一定会抱怨:“我没有参加平分苹果,我怎么知道我这堆不是最差的一堆呢?”当然如果他自愿放弃参与的机会,他也就无从抱怨了。       

如果分一筐苹果能做到公平,或许整个社会的公平也是可以做到的。 

5、让黑奴自由

200多年以前,一位黑奴被从非洲带到了伦敦。在那里,他伺候主人近两年,潜逃了。主人抓获了他,给他带上铁镣.事件被交给曼斯菲尔德法官——英国法侓史上一个界碑式的人物。全国都关注着这一案件,因为当时在英国约有15000名奴隶,每个奴隶价值50英镑/如果奴隶们都获得自由,奴隶所有者们将损失75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而法侓并没有禁止奴隶买卖。曼斯菲尔德法官这样判道: “奴隶制度的状况是如此丑恶,以至除了明确的法侓以外,不能容忍任何东西支持它。因此,不管这个判决造成何种不便,我都不能说这种情况是英格兰法侓所允许和肯定的,因此必须释放这个黑人。每个来到英格兰的人都有权得到我们法侓的保护,不管他在此之前受过何种压迫,他的皮肤是何种颜色。英格兰自由的空气不能让奴隶制玷污!” 15000名奴隶成了自由的人,尽情地呼吸着英格兰自由的空气。 禀承自由和法治的传统,英国当代最为著名的法官——丹宁勋爵在其法官生涯中,一在阐明这样的立场:“宪法不允许以国家利益影响我们的判决,上帝不让这样做!我们绝不依求政治后果,无论它们可能有多么可怕,如果某种后果是叛乱,那么我们不得不说:实现公正。即使天塌下来.”   

6、公正的力量  商业本质是不公正的。犹太人认为,利润就是最大的不公正,真正的公正应该是没有利润。正是对于公正的理解,至今没有一种理念能超过犹太人,也没有一个民族像犹太人那样善于经商,并且利达四海。   

 犹太商人一般都能背诵《塔木德经》,这本书里记载着这样一个经典案例:卖主想把四斗小麦卖给买主,买主因为现金不够需要过一段时间再付款,如果卖主提出来到时候需要支付1.2万元,那么《塔木德经》就会判定卖主的要求无效。因为犹太人认为,同一商品设定双重的价格,而这破坏了买卖商品的价格公正原则。    

犹太人知道,唯有公正,才有可能有回头客。才有可能在遭遇困境的时候,有人愿意帮助你。也唯有公正,才可以大胆地向困难挑战。    

在世界商战经典案例中,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的一则案例十分有趣。有一次,犹太人洛克菲勒想在巴容县铺一条与竞争对手平行的油管,但对手已让县议会通过一个“除了已经铺好的油管外,不许其他油管路经巴容县”的议案。   

 这项决议显然是有失公平的。此时,对手尚未在巴容县铺设油管。洛克菲勒决心挑战这显失公平的决议,他调集大量人力在一夜之间铺管完毕。    

第二天,他来到巴容县议会,告诉议员说:“希望大家到现场参观一下,以判定美孚石油公司的油管是否已经铺好。”    

议员们到现场一看,个个呆若木鸡。他们没有想到,洛克菲勒钻了议案文字上的漏洞,“除了已经铺好的油管外,不许其他油管路经巴容县”的条款,这样反而保护了美孚石油公司。而洛克菲勒则认为,这是公正的力量在迫使他这样做。   

 犹太人的公正观念,是他们商业成功的一种生命剂。他们一边做着生意,一边努力让经商变得公正,这似乎永远是一对矛盾,但犹太人的努力最终让他们成为世界上最适宜经商的一个种族。   

7、不要抱怨不公平,你的努力还不够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会期间,在一次与中国网友网上讨论时,接受了近两万名网友的提问。其中,大家向比尔?盖茨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比尔?盖茨的回答是:“工作勤奋,我对自己要求很苛刻。” 

在微软创业初期,比尔?盖茨就异常勤奋努力。微软老员工鲍伯?欧瑞尔说出了他1977年进入微软公司时比尔?盖茨的工作状态:“那时候比尔满世界飞。他会亲自跑到各个公司跟人家谈,比如得州设备、施乐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公牛机器公司。那些公司会有一大帮技术、法律、销售及业务人员围着他,问他各种问题。比尔经常单枪匹马参加世界各地的展览会,推销产品。比尔整天都在销售产品,有时他刚出差回来就连续上班24小时,累了就在办公室睡一小会。” 

虽然微软的员工们工作非常卖力,但都勤奋不过他们的老板比尔?盖茨。事实上,比尔?盖茨至今依然如此勤奋努力。哈佛商学院的案例中有这样的说法:“盖茨好像就住在办公室。他每天上午大约9点钟来到办公室后,就一直呆到半夜,休息时间似乎就是吃比萨饼外卖的这几分钟,吃完后他又继续忙开了。” 

每个精英的故事都有类似的描述。李嘉诚在年轻时,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最终成了华人首富。 

当你羡慕别人坐拥巨富享受高品质生活时,当你妒忌别人拿着高薪坐着高位时,当你看到机会总是让别人遇到时,你也许会抱怨世界真不公平。但是,当你抱怨不公平时,是否反省过:“我够努力了吗?” 

不胜任的人,经常抱怨世界的不公平,因为机会被别人抓住了。 胜任的人,也知道世界 是不公平的,但他们不去抱怨,而是通过付出超人的努力,让自己把握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 

当我们以为自己很努力、很辛苦,付出了很多时,我们真的足够努力了吗?我们真的达到自己的目标了吗?即时我们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但我们真的做得足够快、足够完美了吗?如果你要不断地胜任工作和职位,你就必须不断努力,不断改进。 要知道勤劳本身就是财富,如果你是一个肯干、刻苦的员工,就能像蜜蜂一样,采的花越多,酿的蜜就越多,因此你享受到的甜蜜也越多。  

8、困境即是赐予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来到了天神眼前:"我很感激你赐给我如此雄浑威武的体魄、如此强盛无比的力量,让我有足够的才能统治这整座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懂得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由于尽管我的才能再好,但是天天鸡鸣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鸣声给吓醒。神啊!祈求您,再赐给我一个力气,让我不再被鸡鸣声给吓醒吧!"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足的回答的。"   

狮子兴促地跑到湖边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就听到大象跺脚所发出的"砰砰"响声。  

狮子加速地跑向大象,却看到大象正气呼呼地直跺脚。  狮子问大象:"你干嘛发这么大的性格?"   

大象拼命摇摆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想钻进我的耳朵里,害我都快痒逝世了。"   

狮子分开了大象,心里暗自想着:"本来体型这么宏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埋怨呢?究竟鸡叫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骚扰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他荣幸多了。"  

 狮子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形,应当就是想告知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它并无法辅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后只要鸡叫时,我就当做鸡是在提示我该起床了,如此一想,鸡叫声对我还算是有益处呢?"    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的事,就会性地埋怨老天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力气,辅助我们渡过难关。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正的,就像它对狮子和大象一样,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出自我的契机。 

二、法治

(一)法治的概念

法治即法的统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切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

(二)法治名言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民无信不立。——《论语》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5、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6、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

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

8、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子 

9、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

1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2、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弟子规》

13、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养正遗规》 

14、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陆机 

15、壮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16、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晋书》

17、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8、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孙中山

19、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胡适

20、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21、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

22、我们成为法律的奴隶,是为了能够保有自由。 ——西塞罗  

23、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24、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25、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三)法学格言

 1、人无信不立 国无法不安

2、普法是国家安康的基石 守法是为人处事的根本

3、诚信塑造美丽人生 法治铸就平安中国

4、法律的保护比个人的保护更有力

5、好的习惯比好的法律更有价值

6、任何权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 

7、保护恶就是侵害善 

8、法律不会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9、好人因为爱好美德而憎恨犯罪,坏人因为恐惧刑罚而憎恨犯罪

10、以身试法者愚 ,以法维权者智

11、绊人的桩不在高,违法的事不在小

12、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1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14、人一出生就口含一枚金币,一面写着平等,一面写着自由,这枚金币叫人权。——卢梭

15、我们成为法律的奴隶,是为了能够保有自由。 ——西塞罗

16、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17、与其责骂罪恶,不如伸张正义。——英国作家丁尼生

18、不知事实可以作为借口,但不知法却不能开脱(罪责)

19、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晋]陆机

20、壮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2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2、没有什么比善更受欢迎。 

2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子

24、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 时运而变化。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7页

25、有损害即有赔偿

2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27、天平的一边放上自由,另一边放上守法,它才能平衡。

28、知足得安宁,贪心易招祸。

29、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波洛克

30、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3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32、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 砖石上(高尔斯华绥)

33、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34、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35、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

36、法,治国安邦之利器

37、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            ——西塞罗

38、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   ——斯宾诺莎

39、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能争。刑过不避大夫,赏罚不遗匹夫。

——韩非子(强调法的重要性)

(四)优秀语段

你从荆棘中绽放,你从崎岖中走来,我们的法制进程。  

你束起凌乱的长发,披上遮体裘衣;结绳以记事,刻骨以铭文,铸鼎而铭记。终有那世袭替代禅让,高低贵贱始有分别,赢得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赞誉。然“对‘太阳’之咒骂,对酒池肉林的痛恨,烽火戏诸侯的儿戏中”,国之厦为之倾斜。“窃钩者盗,窃国者诸侯”各地诸侯历新法强国力,秦盛商鞅裂,吴兴李悝亡。

(五)法治故事

1、管仲 公私分明  

管仲和鲍叔牙是生死之交。有一次齐桓公和管仲探讨下任国相的问题,齐桓公问:假如你要是死了,谁接任你的国相为好呢?管仲说出了一个人名,齐桓公又问:那么第二人选呢?管仲就又说了一个人的名字,齐桓公又问:那么第三人选呢?管仲就又说出了一个人名。齐桓公很不高兴的再次问:那么第四人选呢?管仲说:那就是鲍叔牙了!齐桓公说:我真的很奇怪,鲍叔牙对你那么好,听说以前你们一起做生意,他也老让着你,你辅佐公子纠时,还射过我一箭,要不是鲍叔牙说情,我早就把你杀了,后来鲍叔牙又在我面前积极推荐你为国相,怎么现在请你推荐下任国相的人选时,你竟然把鲍叔牙放在第四人选的位置上呢?你对得起人家鲍叔牙吗?管仲说:我们现在是在谈论谁做下任国相最合适的问题,您并没有问谁是我最感激、最要好的朋友呀!我们的私交很好,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嘛!  

2、姬侨  不毁乡校   姬侨字子产。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3、李悝 射箭断诉 李悝曾做过魏国的上地郡守。上地郡西与秦为邻,是魏国的边防要地,常与秦国发生军事冲突。为使上地郡军民 提高射箭技术,他下令以射箭来决断诉讼案的曲直,“中之者胜,不中者负”。令下后,人们都争相练习射技,日夜不停。后与秦国人作战, 由于魏军射技精良,因而大败秦军。射技高低与是非的曲直是不能等同的,李悝用以决曲直的诉案,可能是一些久拖不决或无关紧要的一般讼 案。在战国时与强秦接境的地区,军事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李悝用此法来鼓励人们习军事技术,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大概因他在上地郡的政绩不错,魏文侯才任用他为相,支持他的改革。  

4、商鞅 徙木立信 商鞅把变法方案制订出来后,怕新法令没有威信,老百姓不相信,推行不开,就想了个办法。他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来长的木头,旁边贴了张告示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赏他十金。”不多会儿,木头周围就围满了人。 

大伙儿心里直犯嘀咕:这根木头顶多百把斤,扛几里地不是什么难事,怎么给这么多的金子呢?或许设了什么圈套吧?结果谁也不敢去扛。卫鞅看没人扛,又把奖赏提高到五十金。这么一来,人们更疑惑了,都猜不透这新上任的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这时候只见一个粗壮汉子分开人群,跨上前去,说:“我来试试。”扛起木头就走。许多看热闹的人,好奇地跟着,一直跟到了北门。只见新上任的左庶长正在那里等着呢。他夸奖那个大汉说:“好,你能够相信和执行我的命令,真是一个良民。”随后就把准备好的五十金奖给了他。 这事儿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说:“左庶长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他的命令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啊!”   

5、申不害 徇私谋官  申不害反对立法行私。“天道无私,是以恒正;天道常正,是以清明。”认为国君既要掌握驾驭群臣的“术”,又要做到正直无私,这样臣下才能忠于职守。他曾对韩昭侯说:“法者,见功而行赏,因能而受官。今君设法度而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然而,《战国策》中却记述了这样一件事:申不害私下请求韩昭侯给自己的堂兄封一个官职,韩昭侯不同意,申不害面露怨色。韩昭侯说:“这可是从你那里学到的治国之策啊!你常教寡人要按功劳大小授以官职等级,如今又请求为没有建立功业的兄弟封官,我是答应你的请求而抛弃你的学说呢?还是推行你的主张而拒绝你的请求呢?”申不害慌忙请罪,对韩昭侯说:“君王真是贤明君主,请您惩罚我吧!”对申不害“请仕其从兄官”这件事,史家历来多有微词,有说其虚伪投机的;亦有说其推行“法治”不坚决的,但从申不害重“术”和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来考察,倒不如说这是他对韩昭侯的一次试探,正是韩昭侯对“徇私谋官”的严正态度,使申不害看到韩昭侯真是一位有作为的贤明君主,从而坚定了助其变法革新的决心。 

6、慎到 众人逐兔 慎到曾写过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只兔子在田野里奔跑,有成百的人在后面追赶,并不是一只兔子可以分给一百个人,而是因为所有权没有确定下来的缘故啊。所有权没有确定下来,就是唐尧这样的圣王也没办法解决,何况一般的群众呢? 成群的兔子堆在市场上,行路的人都不去看它们一眼,这并不是人们不愿意得到兔子,而是由于这些兔子已经有主儿了。所有权已经确定下来了,有的人虽然品性粗野也不会再去争执了。 所以统治天下和国家,就在于定名分罢了。  李斯 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因为儒生博士淳于越的言论,让秦始皇大为不满。李斯将之归罪为读书的缘故,建议秦始皇下令焚书。按照李斯制定的法令,那是相当残苛的。凡是秦记以外的史书,不是博士(指掌管古今文史典籍的官)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都要烧掉,只准留下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此后,如果有敢再谈论诗书者“弃市”(指在闹市区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称为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指一人有罪,父母兄弟妻子皆受刑,称为族)”;官吏如果知道而不检举者,与之同罪;令下后三十日仍不烧者,黥(意为用刀刺刻额颊等处)再潦上墨为“城旦”(一种刑罚,输边筑长城四年)。有想学习法令的,要以吏为师。 这次焚书的原因,是由于讨论是否分封的问题而引起的,无论是主张分封还是反对分封的大臣,都是为了秦始皇长久统治打算。他们并无根本利益上的对立。李斯借题发挥,最后竟造成焚书的结局。 

7、 韩非子 因才惹祸  韩非子是战国后期韩国的王族,他口吃,不善言辞却善著书,先后写出《孤愤》、《五蠹》、《说难》等。他的书传到秦国,秦王非常喜欢,并说:“我要是能见到此人,和他交往,死而无恨。”不久,因秦国攻韩,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并派他出使秦国。秦王很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李斯知道韩非的本事比自己大,害怕秦王重用他,对自己的前途不利,就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他说:“韩非是韩王的同族,大王要消灭各国,韩非爱韩不爱秦,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决定不用韩非,把他放走,对我们不利,不如把他杀掉。”秦王轻信李斯的话,把韩非抓起来。根据秦国法令的规定,狱中的囚犯无权上书申辩。韩非到秦国以后,又得罪了姚贾。姚贾为秦国立过功,深得秦王的重用,被任命为上卿。韩非却向秦王说,姚贾出身不高贵,当过大盗,在赵国做官时被赶跑了,认为用这样的人是很不应该的,使得秦王很扫兴。事后秦王又向姚贾问起韩非,姚贾当然不会讲韩非的好话。在李斯和姚贾的串通下,韩非没有办法,只好吃了李斯送来的毒药,自杀而死。

8、吴起 严明治军 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别人说:“你儿子是个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上的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往年吴公为他父亲吸过疮上的脓,他父亲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地拼命,所以就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疮上的脓,我不知他又将死到那里了,所以我哭。

 9、新加坡法治严厉

在新加坡,一只上架销售的手提包,如果不明码标价,要被处以5200元(相当于人民币2万多元)罚款。1994年,美国青年费依,酒后在新加坡闹事——把油漆倒在别人的汽车上。新加坡地方法院依法判处他抽打6鞭和监禁4个月,并罚款3500新元。美国总统克林顿亲自为他求情兔除鞭刑;费依的母亲拿着数千名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签名的请愿书,以求免刑;美国舆论界更是大加干涉;面对种种压力,新加坡态度十分坚决:“新加坡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任何人都必须受同一部法律的约束。”高级法院维持原判,用藤鞭教训了这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洋人。

10、自觉守法的德国警察

一位出访德国的官员回国后发表了他的访德观感。他说:在德国,警察都能自觉遵纪守法。他们在访德期间,受到了很高的礼遇,外出的时候,都是前有警车开路,后有警车护卫。但是,这些警车并不是可以在马路上横冲直撞的,他们只亮警灯,不鸣警笛,而且在遇到行人横过马路的时候,都会主动停车避让。一路上,他们的警车都严格地遵守交通规则。的确,执法者自觉守法,才能用法律的准绳去要求别人,否则,法律就失去了它那应有的尊严。

三、重大案件回放

1、李怀亮案

李怀亮,男,2001年8月7日,他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刑事拘留。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为了阻止一起故意杀人案的被害人亲属上访,副院长口头"承诺"对该案的犯罪嫌疑人李怀亮判死刑。虽然判决因证据不足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撤销,李怀亮被羁押时间长达12年之久。

2013年4月25日下午,平顶山中级人民法院在经历了一整天的庭审后,当庭宣告"李怀亮无罪,立即释放"。

2013年11月1日下午三点,李怀亮"死刑保证书"刑事附带民事上诉案,在平顶山中院二审宣判。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当庭宣判,驳回受害人民事部分上诉,维持原判。

担任李怀亮无罪释放的辩护律师,是北京王永杰律师和蔺文财。

人物简介

李怀亮是河南叶县湾李村村民,2001年8月7日,他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刑事拘留。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为了阻止一起故意杀人案的被害人亲属上访,“承诺”对该案的犯罪嫌疑人李怀亮判死刑。虽然判决因证据不足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撤销,李怀亮却仍被长年关押。2013年4月25日下午,平顶山中级人民法院在经历了一整天的庭审后,当庭宣告“李怀亮无罪,立即释放”。李被羁押时间长达12年之久。

案件审理

2013年4月25日上午9时开始,李怀亮身着囚服站在了被告席上,等待即将到来的命运判决。法庭内,两名辩护人为李怀亮做无罪辩护。庭审从上午9时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接近7个小时。

2013年4月25日的庭审为不公开庭审,杜玉花和郭松章以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人的身份得以出庭,见证了庭审的过程。死者是他们时年只有13岁的女儿郭晓萌(化名)。根据李怀亮的辩护律师王永杰的说法,庭审并不太顺利,因为被害者家属杜玉花情绪激动,不时扔东西,以至法官不得不要求肃静。但双方仍有质证。6名警察出庭讲述了当年的办案经过和取证过程,但并未有最新的物证出现。

谈起昨日的庭审秩序。王永杰称,杜玉花当庭骂被告人李怀亮,李怀亮予以回骂。

在律师看来,此案的证据并不能形成链条。检方出示的证据中,除了李怀亮的供述外,没有物证证明其出现在案发现场。同此前庭审过堂时一样,李怀亮再次推翻了自己的供述,否认杀害郭晓萌。庭审并没有太多悬念出现。王永杰认为,依照检方的证据,仍然没有李怀亮杀人的物证。

2013年4月25日下午4时,法院宣布休庭,一个半小时后宣布了判决结果。南都记者旁听了宣判过程。在法官宣布判决时,杜玉花一直在哭,声音甚至盖过法官。她仍然认定李怀亮是凶手。

平顶山中院的判决书称,法院审理查明,侦查机关和公诉机关指控李怀亮犯故意杀人罪的证据不足:一是公诉机关提交的现场勘查笔录、尸检鉴定、物证鉴定意见、证人证言等,仅能证实郭晓萌(化名)的被害情况或物品系郭晓萌所有,不能证实郭被害系李怀亮所为。二是公诉机关提供的有关物证,系被害人所有,但与认定被告人李怀亮犯罪没有关联性。三是李怀亮归案后虽作过有罪供述,但其随后翻供,有罪供述前后不一致,与其他证据也存在矛盾,不能排除合理怀疑。

平顶山中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95条规定和“疑罪从无”的刑事诉讼司法理念,法院宣判李怀亮无罪,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当庭释放。此时,距离李怀亮2001年8月7日被刑拘,已经过去近12年时间。

重获自由

2013年4月25日下午6时30分,李怀亮手提包裹,出现在了叶县看守所提讯会见登记处,在家属的搀扶下,他缓慢走出了登记处。李怀亮接受媒体采访时,语速缓慢,目光发呆,对于记者的许多提问,通常反应片刻才能做出回应。

长久与外界隔绝,李怀亮与记者们的沟通并不顺畅。他的眼神中通常流露出空洞和茫然感,“原以为这辈子都会在看守所里呆着了”。他形容自己在里面的想法。面对一群记者,他总是用手拍打头部,皱起眉头,他强调,自己遭了打才承认杀人。但随后又说,“我也不知道”、“我脑子糊涂得很,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这是他回答媒体提问时用得最多的回答。当晚接近8时,他走出了看守所,并在家人陪同下返回家中。

案件疑问

2001年8月2日,平顶山叶县邓李乡湾李村,13岁的郭晓萌被人杀害。幼女被害的案情震动了警方。叶县出动大量警力,在湾李村展开排查。一轮排查下来,李怀亮进入警方的视野,后被定为犯罪嫌疑人,逮捕、起诉、审判。

因缺乏直接物证,此案经过三次审判,三次被撤销。李怀亮案的最后一次判决出现在2006年4月1日,彼时他被平顶山中院判处死缓,随之再次被河南省高院以“证据不足”发回。此案也就沉寂谷底,直到昨日重启。

2012年初,上述的一纸“死刑保证书”从卷宗中流出,南都报道了此案,使这起沉寂多年的案件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了舆论轩然大波,杜玉花在2012年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这个保证书是按照法官的要求所写。而平顶山中院则发声明否认签订“保证书”,称只是受害者家人的单方诉求表达。

没有证据证明这一保证书影响到法院的判决。但平顶山中院在收到这份“保证书”后,确实判了李怀亮死刑。不过这一判决结果随后被河南省高院以“证据不足”发回。

杜玉花认为,这是因为法院“把错误的鉴定放进去了”,继续上访。

依据当年的司法鉴定,杜玉花口中的“错误鉴定”,应该是指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的一份检验报告书。2003年12月30日,中山大学相关机构依据死者头发作出检验报告,郭晓萌血型是A型。而公安机关2001年对命案现场所留血迹作出的法医鉴定显示,案发现场发现的血型为O型。而李怀亮血型是A B型。这三种血型使得案情变得更为诡谲。

但此后平顶山中院的两次判决则忽略了这一“第三方血型”,这一疑问直到2008年才得以解决,叶县公安局2008年的一份补充侦查终结报告书称,根据辽宁省公安厅就此作出的一份刑事技术检验报告,现场的血迹为死者所留。

律师王永杰称,即使现场的O型血是死者的血,但在杀人奸尸现场,没有发现李怀亮的精液、血液等其他任何痕迹,那么,该鉴定以及相关证据与李怀亮何干?在此案中,多份涉及到郭晓萌被害的物证均无法获取。

在最新的这次庭审中,叶县公安局参与提取现场物证的民警提供了情况说明,解释称所提取的鞋印边缘不清,花纹模糊,检验条件差,鞋印不具备细节个体识别特征,检材无检验鉴定条件。……此案延宕多年,退回补充侦查的相关疑问多数无法回答,因此渐成疑案。

案件幕后

长期关注此案的一名中央司法官员4月24日向南都记者透露,李怀亮案得以重启,是来自政法系统的压力。这名要求匿名的中央司法官员称,按照要求,3年以上积案要求清案,8年以上的要由省级政法委督办解决。李怀亮案延宕至今,拖无可拖。

而如今,全国羁押5年以上的案件尚有2000多起,李怀亮案只是其中之一。同时这也是河南省超期羁押时间最长的个案。

这名司法官员曾介入此案。据他此前透露,此案证据无法对应,在平顶山是一块烫手山芋,尽管中央政法委领导批示“依法处理”,河南省政法委2007年也曾发过一个案件评查通知,明确指此案应作无罪处理,并点名道姓追责。但在随后的5年里,此案仍久拖不决。地方维稳的治理压力以及害怕错案追责成地方“踢皮球”的主因。

河南省高院去年曾就错案追责说明,强调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办法”。

早在去年,南都即报道了此案的阻力。根据这名司法官员的介绍,2010年,最高检察院派人到平顶山督办此案,时任叶县县委书记坐在督办人员对面,称主要问题是维稳,担忧一旦放人,杜玉花会继续上访。督办过程中,督办人员还遭遇平顶山司法系统的“踢皮球”。

该官员说,没有无罪判决,就启动不了追责程序,而这个判决结论,恰恰掌握在法院手中。

当谈及此后可能涉及的错案追责问题,这名中央司法官员表示谨慎。他指出强调追责恰是此案迟迟不能推动的原因。

2、念斌案

念斌投毒案,2006年7月27日夜,福建省平潭县澳前村17号两户居民家中多人出现中毒症状,其中两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警方经过侦查,很快确定是人为投入氟乙酸盐鼠药所致,认为其邻居念斌有重大作案嫌疑,被逮捕,提起公诉。 后该案历时8年10次开庭审判,4次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2010年10月最高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出不核准死刑的裁定书,并撤销原判发回福建省高院重审。2011年5月5日,福建省高院也撤销了福州市中级法院对念斌的死刑判决,该案件发回福州中院重新审判。2011年9月7日,该案在福州中院再次开庭审理,再次对念斌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4年8月22日,福建高院作出终审判决:一、撤销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1)榕刑初字第104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二、上诉人念斌无罪。三、上诉人念斌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014年9月,平潭县公安局已对念斌重新立案侦查。11月,念斌曾两次因"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办理护照遭拒。他向福州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遭官方拒绝。

2014年12月26日上午,念斌已经向福建省检察院提交控告书。

2015年1月31日,2014年备受关注的福建念斌案被写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5年2月15日,福州市中级法院依法对赔偿请求人念斌二审宣告无罪赔偿案作出国家赔偿决定,决定先支付赔偿请求人念斌人身自由损害赔偿金58.9万元;支付赔偿请求人念斌精神损害抚慰金55万元;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赔偿请求人念斌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人物经历

2006年7月,福建福州平潭县澳前镇澳前村陈炎娇、丁云虾两家人用餐之后,多人同时中毒,丁云虾一对儿女抢救无效死亡,事后警方检验显示,两人系氟乙酸盐鼠药中毒。

2006年8月7日,念斌被警方带走。

2007年2月,念斌被福州检方公诉。

2008年2月、2009年6月、2010年4月、2011年11月福州中院、福建高院分别4次判处念斌死刑。

2013年7月、2014年6月,福建高院先后两次开庭审理此案。

2014年8月22日,念斌被判无罪释放。

国家赔偿

2015年2月17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对赔偿请求人念斌二审宣告无罪赔偿案作出国家赔偿的决定,决定先支付赔偿请求人念斌人身自由损害赔偿金58.9万余元、支付赔偿请求人念斌精神损害抚慰金55万元,两者共计113.9万余元,并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赔偿请求人念斌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福州市中级法院相关负责人说,念斌本人及其委托代理人16日未按福州中院通知要求领取国家赔偿决定书,该院决定采取邮寄方式送达国家赔偿决定书。

2014年12月,无罪释放的念斌向福州中院提出国家赔偿申请,要求该院在媒体公开向请求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侵犯人身自由赔偿金、医疗费、后续治疗费、伤残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八年申冤的费用等共计1500余万元。

福州市中级法院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接到念斌的申请后,该院于2014年12月29日立案,并于2015年1月25日听取了念斌委托代理人及其姐姐念建兰的意见,于2月15日依法作出上述国家赔偿决定。

社报评论

《京华时报》8月23日刊载特约评论员王云帆的评论,批评了福建高院多次作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结论后没有判决念斌无罪,而是发回重审,称:"既然二审法院早在6年前就已发现此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何不直接改判念斌无罪,而非要交由一审法院去"重审"呢?刑事司法程序之所以要设计二审,正是为了让二审法院能在这种审级关系中及时发现和纠正一审存在的错误,从而确保刑事审判的公正。如果说第一次发回重审,是二审法院对一审法院还抱有"有错必纠"的期待的话,在最高法以同样理由发回重审后,福建高院再一次发回一审法院,不但显得缺乏担当,也与法律精神不符。"8月24日,《京华时报》刊载特约评论员王灏军的评论,呼吁在表扬法官之余,法院和公安应该借本案进行反思和纠偏,称:"在福建高院赢得坊间鼓励和点赞时,我们希望这不是个案,而是对过往的一种制度化纠偏。"

《法制晚报》8月23日发表社论,对本案中案件早已判定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却审了8年以及警方的"思想工作"让念斌咬舌自尽等疑点提出质疑,要求惩处渎职的公检法人员。

《北京青年报》8月25日刊载一名检察官杨涛的评论,认为若要防止念斌案再现,应摒弃"公检法联合办案"来让法院真正做到独立办案、坚持无罪推定原则、对未判死刑的重特大案件与重大疑难案件也应实行三审并建立巡回法庭,并呼吁有关部门彻查本案中涉及的刑讯逼供和伪造证据问题。

《都市时报》8月23日发表社论,引用了威廉·格拉德斯通的名言"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以及弗兰西斯·培根的"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十倍于犯罪。因为犯罪只是污染河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污染水源。",呼吁追究念斌案中渎职违法的责任人。

法律界评

可以说,司法不公、有法不依,就是最大的司法腐败;可以说,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不敬畏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草菅人命,就是最大的司法腐败;可以说,公检法工作人员不尊重生命,不重证据轻口供,就是最大的司法腐败;可以说,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而不珍惜他人的生命权和人格尊严,就是最大的司法腐败。仅仅为了他们自己的面子,使错误的死刑判决得不到更正,这绝不是我们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本意。因此,对于这样的害群之马,绝不应当姑息迁就;因此,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对念斌的死刑作出无罪释放的终审判决之后,应当尽快对福州市公检法队伍中肆意践踏法律权威与尊严的失职和渎职犯罪行为进行依法问责。

如果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仅仅对念斌作出终审改判无罪,而不依法追究责任,那就更是对法律的不尊与践踏。因此,全国各地法院和公检法系统,都应当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学习,建立健全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有错必纠,才能执法必严;执法必严,才能依法维护司法公平与公正;司法公正,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郭喜林 )

对受害人来说,该案是他们8年来的伤口,念斌被判无罪,他们的伤口又被撕开,真凶到底是谁,在他们心里又成了一个死结。这就是一起冤案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没有赢家,只有伤害。从法院审判来讲,应该坚持疑罪从无的理念,避免再次出现冤案。(张燕生评)

念斌案的悲剧,可以说是"命案必破"理念的产物[4]。所谓"命案必破",作为侦查机关的一种决心宣示,可以理解。如果作为对侦查机关的硬性要求,则是荒谬的、反科学的。无论科技条件如何发达,犯罪手段必然也会随之升级。证据随时间推移而湮灭,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侦查手段的局限性、侦查人员的素质、犯罪分子的抗拒心理、公众对程序正义的期待等等,都是命案侦破中无法克服的困难。在反科学的"命案必破"要求下,必然出现两种结果:刑讯逼供,屈打成招;或者推卸责任,将故意杀人案认定为自杀、意外事件。

3、内蒙古呼格吉勒图冤杀案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卷烟厂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警方认定18岁的呼格吉勒图是凶手,仅61天后,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于5天后执行。2005年,轰动一时的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落网,其交代的第一起案件便是当年这起“4·9”杀人案。

2014年11月20日,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再审不进行公开审理。 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对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

2014年12月30日,内蒙古高院依法作出国家赔偿决定:支付李三仁、尚爱云国家赔偿金共计2059621.40元。

2015年1月,中共新华社党组决定,对在推动呼格吉勒图案重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汤计予以表彰,记个人一等功。

2015年1月23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证实:呼格吉勒图父母李三仁、尚爱云夫妇向内蒙古检察院递交对办案人员控告举报书。

呼格吉勒图案经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改判无罪后,有关机关和部门迅速启动追责程序,依法依规对呼格吉勒图错案负有责任的27人进行了追责。

两高表态

2015年3月12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和首席大检察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作工作报告,都提及了呼格吉勒图案。周强在报告中称,对错案“深感自责”,曹建明则表示,“对冤错案件首先深刻反省自己”。

社会影响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呼格吉勒图案之所以引发舆论关注,与“一案两凶”的悬疑有关,更与疑案持续8年得不到重审密不可分。媒体和公众所期望看到的,是案件真相的还原,是重审程序一拖再拖的因由调查。期待通过这一案件,向公众彰显法律的公道正义。

无论是纠正错案,还是推动制度建设,无疑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虽然过程一波三折,也离不开外界推动,但毕竟是法院系统在法律框架内部通过正常法律程序完成,这与具有人治色彩的“平反”相比,法治是最终的赢家。

反思这起错案的形成以及依法纠正的过程和结果,对于推动法制建设的意义非常重大,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案例。

内蒙古法院依法纠正“呼格案”,还当事人以迟到的正义,还法律以尊严,虽然过程一波三折,也离不开外界人士的不懈推动,但毕竟是法院系统在法律框架内部通过正常法律程序完成的,这与具有“人治”色彩的“平反”相比,法治是最终的赢家。

4、聂树斌案

本文来源:https://www.chawenzhang.com/fanwen/40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