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awenzhang.com--工作报告】

工匠精神的精髓是什么

导语: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精髓是什么?1、工匠精神的精髓则是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经营、用心诠释人生。2、匠人一般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也指有相当写作水平的人.3、 匠人精神的第一要素是乐趣和热情。匠人精神的第二要素是坚持不懈。匠人精神的第三要素是坚强和忍耐。其中,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被认为是最具“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

工匠精神的精髓是什么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

12月14日,“工匠精神”入选2016年十大流行语。

这一年来,“工匠精神”也是总理使用的高频词。企业、个人、政务与“工匠精神”结合,总理怎么说?中国政府网为你一一梳理。

“工匠精神”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5日)

1、精髓则是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经营、用心诠释人生。

2、匠人一般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也指有相当写作水平的人.这些人往往是追求更高的技术,或艺术境界,所以一般是说一个人对某种技艺或艺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匠人精神是只要专注、踏实地做好一件物品,哪怕只是一枚螺丝钉,也能获得成功。

3、 匠人精神的第一要素是乐趣和热情。智路从九岁直到今天,除了生病以外,一天都没有休息过。他说:“我喜欢反复的日常生活。我不喜欢休日。我在工作的时候最快乐!”我想,他之所以完成这么伟大的业绩,正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工作。《论语》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句话明确概括了匠人精神的第一要素。

匠人精神的第二要素是坚持不懈。孔子曰:“学如不及。”求知永无底止。这不限制于某一特定范围,而适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在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可以发现那些不断研究、探索,在某一领域上独辟蹊径的人。孔子先生就是一位代表人物。像他自己说的“学如不及”一样,当许多弟子向他求知时,他一生从不骄傲自满,而不断地学习、积累并总结经验。

匠人精神的第三要素是坚强和忍耐。我们一般把那些通过不断的努力超越一般境界的人叫做“匠人”。但我们周围缺少真正称得上“匠人”的人,是因为成为匠人,需要千秋万代的时间,需要经历种种痛苦和挫折。勇敢地直面困难,坚强地走出困境时,才能达到匠人的境界。

工匠精神的精髓是什么

“工匠精神”入选年度流行语 看看总理这一年怎么解读

企业+工匠精神=?

个人+工匠精神=?

政务+工匠精神=?

企业+“工匠精神” 总理这样说

企业+工匠精神=?

品质 品牌 信誉 信心

2016.03.29

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

——李克强对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作出重要批示

2016.04.26

生产更多有创意、品质优、受群众欢迎的产品,坚决淘汰不达标产品。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2016.05.11

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2016.05.18

“搞企业不能‘大而化之’,必须要用‘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推动央企提质增效、焕发生机。”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2016.05.23

“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要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工艺创新,其中关键是以客户为中心。

——总理考察东风商用车重卡新工厂

2016.05.25

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有机结合,可以使产品品质和企业效益都有提升,更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以大数据为代表的创新意识和传统产业长期孕育的工匠精神相结合,使新旧动能融合发展,并带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李克强出席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

2016.05.30

把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结合起来,解决“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要把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协同起来,形成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李克强出席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第二次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6.06.26

“飞鸽”等老品牌企业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历史记忆。

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转型、抢抓机遇,紧贴市场需求,大力弘扬勇于开拓的企业家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李克强在天津考察

2016.07.04

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创新技术、产品与服务,提高主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在京召开,李克强作出批示

个人+“工匠精神”=? 总理这么说

个人+工匠精神=?

人才 大师 人才强国

2016.04.15

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

——李克强在北京召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2016.04.24

李克强说,我们国家需要搞普通研究的人,也需要搞专业工作,当高级工匠的人,“后者现在我们国家更需要”。

“这个漆为什么会掉?”李克强指着宿舍中同学们所使用的铁架子床问道。

有的床架由于日常磨损,某些部位的油漆开始脱落。总理说,也不全是因为它使用的时间长了。这里面有防止掉漆的基础研究没跟上,做工也不够精细,两方面的缺陷导致出现这种情况。

李克强说,制作好这些床,不能光靠机器,操作机器的人也要有工匠精神。

“工匠也可以成为大师!”李克强语重心长地说,上大学和读高等职业学校,不管走哪条路都可以成为大师。

——李克强四川芦山县考察

2016.05.24

中国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更多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培养大量既熟悉新经济又掌握传统产业技能的人才,创造更多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李克强在贵阳出席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

2016.07.15

举办“世界青年技能日”活动,就是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引导广大青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走上技能成长成才之路。

——“世界青年技能日”到来之际,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

政务+“工匠精神”=? 总理这样说

政务+工匠精神=?

推动国家发展 增进人民福祉

2016.03.29

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工匠精神,抓好“放管服”改革实施,严格责任落实,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推动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李克强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2016.04.01

我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们做好营改增的准备实施工作,也要有“工匠精神”。现在距全面实施营改增仅有一个月时间,改革到了关键时刻,要努力让“好钢”用在“刀刃”上,把工作做好做细。

同时,我们也要以“工匠精神”精心准备,打好改革的这一仗,让企业切切实实感受到税负“只减不增”。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做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财政税务和其他部门要加强沟通,发挥好国税和地税两个积极性,还需要做好培训,让工作人员也用“工匠精神”把工作做扎实、做精细,确保改革成效。

——李克强就全面实施营改增到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2016.04.11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然很复杂,困难与希望同在。政府也要秉承‘工匠精神’,要把工作做扎实、做精细!”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部分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

工匠精神的精髓是什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总理为何要提工匠精神?因为这是我们的差距。今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

1895年圆珠笔就已经被发明了,高铁、大飞机都造得出来,圆珠笔珠竟然还不能生产!如果不是总理说出来,估计好多人真不知道。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按照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工匠精神的内涵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

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

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

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

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专利,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其实就是“工匠精神”。

东京银座的小野二郎,捏了大半辈子寿司,被称为“寿司之神”,日本将他视为国家珍宝。为保证温度,用餐前的热毛巾是学徒手拧的;为保证米饭的口感,煮饭的锅盖压力之大需要双手使劲才能打开;煎蛋这份看似简单的活,要出自有十年经验的徒弟之手;从前的虾是早晨煮好后放入冰箱直到上菜前取出,现在是将虾煮到客人光顾前才取出;给章鱼按摩时间从半小时增加到40至50分钟,只是为了让肉质变软、带出香味。

专注寿司60载,食客们品味的不是寿司,而是小野二郎的工匠精神:不断地重复以期达到新巅峰。

我们应该怎么做?▌一,制造土壤

当“工业4.0”红遍中国大江南北之时,一波接一波学习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热潮不息。有人却想着,有了工业4.0,我是不是就可以偷懒了?

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指出,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短期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

工厂老板等不及工程师匠艺精神的开花结果,社会也等不得工厂匠艺精神的精雕细做。这意味着,工匠精神所需要的痴迷,不再能得到回报。这就摧毁了工匠精神所必须经过的煎熬。

“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罗民说。

▌二,锻炼技术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人称为“航空手艺人”的胡双钱说,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都离不开人这一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即便是制造工艺水平非常发达的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也都需要靠一些技能水平相当高的人员从事这些手工劳动。

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认为,机器是人能力的延伸,只能按照程序重复运作,但人能够不断实现改造和创新,这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科学家脑中产生想法,工程师图纸施工实现工程化,工匠制造出产品”,三者缺一不可。

工匠精神的精髓是什么

工匠精神

存一颗工匠般的心去做事 去生活

丨工作是一种修行,世间只有必然性却没有偶然性!

截止到2015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8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9家,荷兰有223家,法国有197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 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 我们反复研究了这些长寿企业,发现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髓---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们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身上都具有这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来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与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别无所求。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全球、成为传承百年的经典典范。

工匠精神并不是瑞士的专利,在日本的企业之中,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其实就是“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日本影片(入殓师)(入殓师就是殡仪馆里的葬仪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丨工匠之术---用的方法,创造价值

“工匠”是技艺精湛的人,在欧洲,德国的学徒传统培养了最优秀的工匠、瑞士的顶级名表都是工匠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打磨而成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不仅专业、而且专注。在这个“商人精神”横行的年代。个人和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

比如一些以山寨产品为主的企业,在外部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环境突然变得恶劣,企业很容易马上倒闭。企业的核心因素是人,而企业脱离了这种困境的最佳途径是培养企业的“工匠精神”。

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他们不断享受着产品在手里升华的过程。与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出新品---圈钱”不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业却在从另一方面满足着自己的精神需求,看着自己的产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以一种符合自己严格要求的形式存在于消费者的手中与口头之中。

工匠用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而工作。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庄子)中就有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有声,无一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回答说,他凭精神和牛的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体本来的构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九年了,他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

厨师还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霍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看看瑞士名表,将一项技术发挥到极致,顶级品质造就了顶级品牌。

丨工匠之行---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刑荆。这种工匠精神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天方夜谭,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 重塑工匠精神,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也将是红木仙作永远的追求。

工匠精神的精髓是什么

“工匠精神”就是凡事都要用心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他们对细节有很高的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努力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

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被认为是最具“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他费时40余年,先后造出了五台航海钟,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最为突出,航行64天只慢了5秒,远少于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2分钟,完美地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

这么说来,“工匠精神”出现好几个世纪了,它有哪些具体特点呢?

“工匠精神”最少有四个特点:一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反复改进产品。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实行严格的检测标准,达不到要求绝不轻易交货。三是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四是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

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瑞士钟表的文章。在瑞士,钟表学校相当于中专技校,其录取比例为83:1,比普通大学的竞争激烈得多。许多技师一生只做一件事:制表。

谈到“工匠精神”,除了瑞士之外,还不得不说德国和日本。德式“工匠精神”的第一个特点是“慢”。科隆大教堂的修建耗时超过600年,这种“慢工细活”打造了完美的哥特式教堂。第二个特点是“专”。德国不少家族企业是世界某一工业领域的“隐形冠军”,共同特点是“爱钻牛角尖”。第三个特点是“创新”。一款新型汽车可以承载诸多信息和通信技术,即使一些小企业,也有自己的研发部门。同样,日本是一个有着匠人文化传统的国家。其“工匠精神”所体现出来的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中国对“工匠精神”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中国制造”给人印象有点“不咋样”,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精髓,就是要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经营、用心诠释人生。《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正好概括了“工匠精神”的实质。“工匠精神”的另一个要素就是坚持不懈。孔子曰:“学如不及。”他的一生从不骄傲自满,而是不断地学习、积累并总结经验。

工匠精神的精髓是什么

5月27日,中酒协在江苏今世缘召开“国家酿酒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装备座谈会”。部分白酒企业与酒类装备制造企业共同探讨了白酒工业技术升级改造的思路与愿景。

此前,笔者将一条“今世缘中国白酒首套装甑机器人生产线成功运营”的消息发布到“朋友圈”,立刻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招引来50多条评论。“机器人装甑”?这对于世世代代靠口口相传,手工操作来酿酒的传统工业而言,无疑是件新鲜事儿。于是,褒奖者有之,质疑声也有之。褒奖的观点很明确,认为这是促进传统手工业发展转型,提升酿酒装备制造业水平,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引领与创举。质疑声则更加直接,冠于“工匠精神”已死之罪。

传统产业要不要工业改良,其实是个不争的事实,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其实就是工业化革命的结果。十八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工业革命完成了从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的关键,是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被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继而传播到世界各国。

在中国,辛亥革命之前,封建制度根深蒂固。“四大发明”虽然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却沦为西方国家利用指南针环游世界,利用火药制造军事枪械,不断开发殖民地的“武器”。“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但是也仅仅有35年的历史。闭关锁国最终使得工业萌芽灭亡,让国人“只识弯弓射大雕”,导致被动挨打的局面形成。

回到酿酒工业,作为“舶来品”的啤酒和葡萄酒,其工业技术主要是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得以完成。黄酒和白酒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的、老祖宗留下来的,所以经常给人形成一个“不能改变”的误区。这种浅薄的所谓“传承”禁锢了一些人的创新意识。既然如此,还谈什么科技创新,搞什么技术交流,评什么优秀论文。老祖宗怎么干我们搬来照用不就得了。

事实上,企业通过机械化,促进传统手工业的发展转型,形成了酿酒的规模化、集约化;通过信息化,提高了酿酒机械化的程度和水平,提升了酿酒生产的效率、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和产品质量,进而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这正是传统工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企业生产过程主要环节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将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必然潮流。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美国制定了“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抛出了“工业4.0”,日本开始实施“再兴战略”,韩国搞了“新增动力战略”,法国提出了“新工业法国”,中国也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

“工匠精神”是值得膜拜的,但我们崇尚的精髓应该是“精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未来的中国白酒,让机器代替人,让知识技师智能操作生产,让工匠们去休闲钓鱼,岂不更好。

工匠精神的精髓是什么

世界上工匠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

仔细观察意大利的工业企业就会发现,“豪华游艇”,“超级跑车”,“奢侈品”,“数控机床”,“高端厨具”等等产业非常发达。这些产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小批量制造,甚至是单独定做,同时以手工业为主,并且十分强调“纯手工打造”,对工人的技能要求非常非常高。在单一产品上精益求精,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高昂的成本。并且销售对象以高端商务人士和富豪为主。生产的这些产品,凝结了劳动者的大量心血,事实上已经很接近艺术品了,劳动者介于普通工人和艺术家之间,被称之为工匠。这些工匠对自身的工作极为认同,甚至一个家族好几代人都是工匠,同时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由于以上的原因,工匠非常重视技能的传承和产品细节的琢磨,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工业强国地位。

我们再来看看国内,罗永浩推出了一款锤子手机,号称是以“工匠精神”打造的。哈哈哈哈!天大的笑话,自欺欺人!众所周知,手机是典型的大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所以必须符合“工业精神”才能生产出来。就拿锤子手机来说,它的设计“没问题”,之所以“没问题”要打引号,是因为以艺术品来制作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旦交给富士康这样的代工企业来生产就会有问题,它的设计根本就没有向生产制造来妥协,不符合批量制造的“工业精神”。市面上的很多产品,看上去非常丑陋,易用性也很差,难道生产厂家的那些设计师看不出来吗?既然看出来为什么还要生产还要拿出去卖???因为他们知道,这么设计,生产成本很低,制造工艺简单,质量保证很容易,原材料也很常见,同时消费者也不会太抗拒,这就是设计向生产制造相妥协,最后诞生了常见的“丑陋”的产品。

你问工匠精神的精髓是什么,答案就是小批量生产,甚至单独定制!凡是大批量规模化生产的产品,一定是不符合“工匠精神”的。

本文来源:https://www.chawenzhang.com/fanwen/41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