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awenzhang.com--知识文库】

  《看见》读后感

  暑期闲来无事,重读柴静的《看见》,与第一遍阅读相比,有着更深的感触。

  《看见》出版于2013年,是柴静讲述她在央视十年工作历程的自传性作品。说她是柴静的自传性作品,是因为她真实记录了柴静央视十年的主持人、记者生活,但我个人认为,《看见》更多地折射出柴静央视生涯所“看见”的人性百态和社会现实。

  从柴静的《看见》中, 我看见了柴静的成长过程。初入央视,年轻瘦弱的柴静面对陈氓的:“你对成名有心理准备么?”心高气傲地答曰:“如果成名是一种心理感受的话,我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有过了。”她自信:“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之后的溃败、焦虑,面对一个个采访对象,历经一次次拨开迷雾窥视真相,她一次次蜕变成长——由第一次采访时的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由咄咄逼人到宽厚冷静,由情绪化的自我到最后的淡然真实。正如陈氓所说那样: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幸福。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柴静在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成长。

  从柴静的《看见》里,我看到了没有严格善恶之分的人性百态和中国社会十年发展的真实现状。《双城的创伤》中,孩子的内心世界成了最大的谜;吸毒后被卖淫的阿文;被超期羁押二十八年与社会脱节甚至只会写“毛主席”和坐着才能睡着的谢洪武;连柴静都没有勇气让他们面对镜头的同性恋者以及那些受尽家庭虐待承受牢狱之难给孩子带来一生创伤的杀夫女犯们……正如《看见》中,柴静语: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融于水。非典时医生护士的用生命救助生命中夹杂的愤怒;地震中荧屏中的灾民与关闭摄像面对面的体验;山西环境污染采访中官员的漠然;村民选举中对现金拉票的愚昧认可;拆迁补偿与纠纷中至今无法调解的矛盾……尽管柴静用平静的口吻平铺直叙地还原事实真相,但我能感受到柴静在《看见》中许多欲言又止的东西,我也能够深刻理解《看见》中的一句话:“一个节目里应该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脑海中也那个为农民征地发帖坐牢的官员无奈的哀嚎刺痛我的心。中国的麦克墨菲们在哪里?为数不多的中国的麦克墨菲们也和 《飞越疯人院》中的麦克墨菲一样,面对的现实和理想还相差甚远!我希望更多的公民能够听到郝劲松掷地有声的话:“权利是用来伸张的,否则权利就只是一张纸。”每个公民都需要有一个强烈的要求:“我需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正如一位读者读后感言——《看见》 是记载柴静个人心路历程的白皮书,是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备忘录,想怎么定义,因人而异吧。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它会这么受欢迎,我想,大概是因为柴静不断拾取令人感动的过去,令人心碎的回忆,更难为珍贵的是那触及灵魂的思考,在这物欲横流、犬牙交错的时代,让人们体会到人性的感受和生命的感悟,永远是我们心中最原始而迫切的需求所在。

本文来源:https://www.chawenzhang.com/fanwen/488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