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awenzhang.com--读书随笔】

  高考前各科的复习特别重要,那么高考综合复习方法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高考综合复习方法

  生物复习

  指导教师 胡越平(福建师大附中生物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

  边读书边做题 重视实验设计

  最后20天的生物科复习,应当注意读书与习题相结合的复习方式。读书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适当做题可提高答题的速度,做好两者结合训练,是取得高分的基础。

  [备考建议]

  1.重点章节重点突破复习

  从近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高考检测以重点主干知识为主,注重能力测试,重点章节中的概念、原理、规律要牢固掌握,并且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注意章节中的内在联系

  生物学科题量较少,但试题要有一定的覆盖面和难度。因此,题目中章节之间知识综合的可能性较大。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一些有关联的知识点做一些归纳总结,既便于学习过程的记忆,又能在考试过程中赢得宝贵的时间。

  3.经常通读课文

  无论什么综合题,都能够在课本中找到出处。间隔一段时间,要安排对课文进行通读梳理一遍,防止知识的回生,强化结论性语言和记忆。高考不变的指导思想,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过知识灵活地分析和解决生物学问题。后期复习,学生仍然要注重回归课本,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把散落在课本中的各知识点再逐一梳理清楚。要强化结论性语言和记忆。遇到新情景的试题,要善于把题目中的考点挖掘出来。

  [复习重点]

  1.选择一些与实验有关的练习

  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应准确提取题干信息,学会以参考课本实验为基础,从而设计实验方法步骤。现有学生大部分能较好考虑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等,但不能过于机械化答题。要从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出发,分析这些原则的应用。在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叙述中,要用严格规范的专业术语表达,多运用课本语言和善于利用题干语言,是解决表达能力的一个基本方法。

  2.加强信息转化能力训练

  近年来高考命题以文字、图形、表格等形式出现的频率增多。此类题不仅直观形象,而且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求高,能较好地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反映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3.对以往做过的题目适当回顾,特别是错题和难题,后期练习要排除过于简单、过于冷僻、难度过高的题目。

  政治复习

  指导教师 马玉珍(福建师大附中政治教研组副组长、高级教师)

  夯实基础构建体系 时政热点充分关注

  在最后的20多天做好两件事:一是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在手心不慌;二是回到课本、大纲,夯实基础。定计划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每天的、每周的,按部就班,才能有条不紊,争取再完整系统地复习一遍;几次质检下来,发现多数同学基础还是不牢靠,存在很多漏洞,这时更加要回到课本、回到基础知识上,一是看考纲的考点,二是看教材的内容,构建知识体系。比如说哲学部分,把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人生价值观这几个部分全面吃透,有一个版块的观念,试题出来能够快速地反射相应的内容。

  [备考建议]

  夯实基础,具体说来,就是要突破自己的重点、难点,比如哲学,反复考查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很多同学还是没有理解原理本身,方法论是用来指导具体问题的实际应用,怎么用、用什么原理,要懂得分析,结合具体的试题来比较、理解其中的内涵。

  这一阶段,根据自己的情况,每周做2~3份的综合试题,但关键还在于读书,和同学老师多交流。

  而对于想得高分的考生来说,还需要做的另一件工作是培养一定的创新思维。每年的高考试题都会出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老师教不到的东西,要善于发现试题中的新的创意点,遇到这样试题,别乱,灵活处理,想一想可以和哪些教材接近,转化过来,找到相通的点。

  比如往年试卷中出现“气象经济”,政治课本里没有太多的涉及,但聪明的考生就会联想到“气象信息”是服务业,就从第三产业的角度切入。

  材料在课外,但最后还是运用课本知识来应对,关键是如何转化。中上层次的考生都应该勇于开拓,大胆联系。提炼关键信息,与课文的知识有机结合。

  [复习重点]

  政治科尤其应该关注热点,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个人理解今年重要的热点有以下8个:

  1.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具体说比如收入差距、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住房问题等等;

  2.教育公平问题;

  3.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问题;

  4.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5.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6.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7.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8.坚持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热点不能泛泛理解,如何把握这些热点?要对时政背景、来龙去脉、出台的相关政策、法律以及国际重大问题的背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掌握,这是靠平时的积累,但这一阶段的梳理也同样重要。

  用哪些知识结合分析,经济学、哲学或者政治常识,要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理解分析,养成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解题能力。

  股市热,这样过于专业的知识不会考,但有可能会出现相关的背景,比如可以与经济的持续发展联系、与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相联系;时政热点应该着重关注民生问题,比如地域、行业的收入差距,国家是采取什么手段(经济、行政、法律等)调控;医保、社保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对低保人群的制度建设;就业问题等都值得着重关注。

  再比如教育公平性也是今年很热的一个话题,义务教育法的施行、部属高校师范类学生免学费、高等职业教育推进以及奖助学金制度的完善,可以从全面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国家履行了什么职能,政府提出优先发展教育、立法推动义务教育,依法执政、科学执政等方面来阐述;从哲学上说,教育公平要解决的是人的素质问题、人的生存发展问题,人的问题也是国家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问题,可以用联系的观点、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观点来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热点的多层次全面思考分析。

  对以上热点的分析要做到专题化,可以结合具体试题来完成。

  物理复习

  指导教师 张安(福建师大附中高三理综备课组组长、特级教师)

  临场发挥很重要 “读看理念”是关键

  高考物理学科尤为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在最后20天的冲刺阶段,考生不能指望通过大量做题“押”中高考题目,而要认识到,这一阶段进行模拟训练主要是为了检查自己的知识缺漏,调整考试状态,掌握应试策略。

  [备考建议]

  应试前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其次要懂得一些临场发挥的小技巧,考生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可强化这方面的训练。

  1.高考时考生可能遇到训练的类似题目,此时决不能放松警惕,一定要仔细审题,认清前提条件,排除类似习题的干扰,重新按题意作答,即“熟题生做”。

  2.把会做的题目做好,正常发挥就能考好。物理科是理科综合中分数最高的一门,也是最难的。遇到难题可选择跳过,“好吃的先吃,硬骨头等最后啃”。通常情况下,应当按序答题,即先做多选题,把握性不大的,宁可漏选不可错选;接着做实验题,其中第二小题可酌情暂缓;最后按顺序完成计算题。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做题时最忌讳的就是还没看清题目,就先预计题目的难度。考试时把难题看简单了或把简单题想难了,都会自乱分寸,影响解题信心。

  3.遇到难题,怎么办?首先要保持冷静,认真读完全题,再仔细分析题意和情景。如果题目较长,设问较多,在审题时考生要划下关键词和字,揭示隐含条件,这些都是解题的突破口。但每道题目的第一问一般难度都不大,考生可以得到一些基本分。如果审题后确定没有思路,那就可以跳过。若计算量确实太大,在分析、列式填入数据后跳过,回头再算。

  [复习重点]

  在最后阶段,要保持良好的状态,找出自己所欠缺的知识点,制定相应方案。主要做好“读、看、理、练”4件事。

  读:着重读第三册书,重点放在光学、原子、热学等需要一般性掌握的内容,且可能在选择题中出现的概念题、基本题。此外,还要熟读掌握19个实验的原理、方法及注意点。

  看:看做过且曾经做错的题目。通过看,重新认清在做题中反映出的知识缺漏及在省、市质检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引以为戒。

  理:抓住主干知识,理清思路,提纲挈领地梳理一遍所学内容,特别是力、电两大块知识,包括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和能量、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等。

  练:精练且要有针对性,主要是要保持解题的感觉。完卷练习很重要,它可训练考生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和规范答题。

  地理复习

  指导教师 黄修清(福建师大附中地理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

  充分重视图表作用 从地图中挖掘信息

  地理学科复习,抓好这20多天时间,可能会有质的飞跃。这就要结合自己实际,订好复习计划,心里有数,不能有明显的缺漏。

  地理图表是地理高考命题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考查学生观察、判断、分析等综合能力的理想工具。针对其不同类型的题目,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作出判断和解析。

  [备考建议]

  首先,按考纲知识点梳理,进一步巩固主干知识:地球、地图、地形、气候、水文、农业、工业、城市、贸易、人口、资源、环境等等。把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与地球关系为主线。建议一周两份的综合练习。

  其次,应该能够从地图中获得多种地理信息。在地理分布图的复习过程中,学会从地图中尽可能地获得多种地理信息。比如:读出经纬网的大致范围,确定地理位置,包括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或其它相关位置。这部分的重点是熟记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世界和我国主要地区;读出图中所示的地区、河流、山脉、矿产、铁路等重要地理事物;读出工农业、人口等要素的主要分布规律等。然后对已得到的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分析该地区的综合地理特征。在复习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图,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如政区图、地形图,最好能结合空白轮廓图,边学边回忆练习。

  还应该将地图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熟练运用一些模式图。比如:“世界气候类型模式图”、“洋流模式图”、“气压带风带简图”、“全球海陆分布轮廓简图”、“我国主要山脉、地形区分布简图”等。通过熟练掌握并利用这些简图、模式图去分析试题,避免死记硬背。例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应依据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对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进行分析。

  读图分析题型在考试中所占分值比重很大,而且图的类型多种多样,图表的阅读分析水平直接影响着考生在高考中的表现,在专题复习中,要求考生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读出有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复习重点]

  地理学科的热点、重点有:

  1.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沙尘暴、大地震、大气、水污染等);

  2.重点工程建设(南水北调、西气东送、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以及大工程如何影响气候、自然,自然又如何影响工程等);

  3.经济贸易结构(东盟、上海经合组织、欧共体等的主要作用、分布);

  4.地区冲突问题(西亚的巴以冲突、伊拉克;南亚的印巴冲突、伊朗、阿富汗冲突,东亚的朝鲜半岛问题)区域经济自然特点(东部沿海、海峡两岸、环渤海等)。

  历史复习

  指导教师 周学人(福建师大附中原历史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

  开源还要清流 读史结合现实

  几轮复习下来,许多同学一片茫然,感觉到知识的盲点越来越多。几次质检发现,多数考生的失分都还是基础不扎实、对史实掌握不牢靠的低级失误:对史实的不确定;看似都了解,但遇到非选择题需要再现时却混乱了;理解错误、表达失误……这不但是答题的浮躁,更表现出读书的浮躁。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更应该回到课本上来,重新拿起书本。另外还应该掌握开源、清流、引渠这三大要诀。

  [备考建议]

  历史高考离不开“基本史实,基本线索”这一源头主干知识,“开源”便是对课本双基知识的反复记忆和深刻理解。

  基本史实的夯实是基础,不但要从纵向、横向来读,最后复习还应对照《考试说明》的内容逐一落实课本知识点,包括涉及的地图、插图、注释,并适量补充相关的诗、词、联、谜、典故、图片等,并将重点内容梳理出来。按照《大事年表》,熟练掌握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大致时间段,是历史学科的最基本要求。

  其次,要站在一个更高起点上,理解、把握整个人类史的发展进程。比如“世界一体化进程”,可以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的意义、客观作用;再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作用等饱满地展开,形成历史的体系、框架。这就是“清流”,要学以致用。

  复习时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个性与共性、继承与发展、偶然性与必然性、因果关系等去理解分析历史现象,用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国家、政党等理论揭示社会规律,并有意识地将其运用到试题的解答中去,突破思维的障碍。

  理清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历史的发展前后相继,但一段时期又有不同的特征。“清流”之后自然水到渠成。建议完整地复习两轮。

  [复习重点]

  把握高考方向,联系热点、时政,寻找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挖掘历史的史鉴功能。除了周年庆、大事记,“和谐社会”仍是今年的最大的热点,和谐说的面是相当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世界、和平外交方针,这些都一直在考试中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主题仍然围绕“创和谐”;“民主自由”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可以联系到政治制度改革:美国三权分立,法国的民主思想、启蒙思想,我国的宪法)这在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在今年考试中应该会有明显的体现;“三农问题”也是重点;经济持续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奥运概念、中国主动融入世界政治生活,参与到联合国,承当更大的责任);大国崛起的启示(在经济发展中的教训,科技创新带动的崛起等)都是应充分关注的。

  化学复习

  指导教师 潘则南(福建师大附中高三化学备课组组长、高级教师)

  巩固双基 寻找突破

  高考试题中,80%是中低难度的基础题,在最后阶段,化学科复习应回归课本,根据考纲把知识点重新温习一遍并做好归纳总结。基础知识一般不难,都在书本里,关键是认真去看并且掌握。

  [备考建议]

  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例如: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原理及应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化学键理论;四种晶体的有关知识;勒沙特列原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电离理论;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中和滴定原理;三池的原理;胶体的知识。特别关注化学用语的规范化使用。

  推断题是近年高考常见题型,所谓推断题是一种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融为一体的典型试题,具有较高的综合度。由于这类题目物质间的关系往往较复杂,学生在解题中难于入手,造成解题耗时多而得分率偏低。而化学基础知识越扎实,解推断题就

  越迅速,对解题关键处也越敏感,有时凭直觉就能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无机推断题大多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中心展开,考核的重点也比较突出。元素化合物推断题做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推断题所考查的物质,是高中教材内最重要的典型物质,如:氯、硫、氮、碳、钠、铝、铁等。二是考查七个重要元素重要化合物的典型化学性质。因此要做好这类题目首先对这些性质和转化关系要非常熟悉。

  有机物部分,包括烯、醇、酚、醛、羧酸、酯,官能团和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乙烯乙炔苯分子构型。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掌握了甲烷、乙烯、乙炔和苯的分子空间构型,其他有机物结构大多可迁移判断。

  [复习重点]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包括:原子结构或化学式的判断;阿伏加德罗常数与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和计算;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排序;元素周期律及周期表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或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溶液的pH值及其计算;电化学基础知识;有机物的推断、合成、鉴别,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书写;物质的制取、净化、分离、确认、吸收。

  实验题是考试的重难点,最后冲刺阶段,要掌握实验三原理(课本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及重点实验现象。要抓好课本内的学生实验和典型的教师演示实验,要认真读好每一个实验,要求达到4个方面:理解实验的原理和目的;掌握实验的仪器;理解实验现象和产生的原因;对实验现象能够进行正确的解释。

本文来源:https://www.chawenzhang.com/suibi/9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