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awenzhang.com--知识文库】

篇一:公务员热

是否该给“公务员热”降降温?


公务员报考指南 公务员报考条件 公务员报名入口 行测专题 申论专题
 “公务员热”真的降温了?

  眼下,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已进入公示和录用阶段,部分省区市正在进行地方公务员招录报名考试工作。统计数据表明:“公务员热”已出现降温趋势。然而,年初以来一直在找工作的南开大学应届毕业生孙高杰却发出疑问:为什么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仍是趋之若鹜?为什么几千人竞争一个位置的热门职位仍然存在?

  追问“公务员热”:降温还是升温?

  从一组数字看,“公务员热”确已出现降温趋势: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人数103万,比上一年减少1万人,2012年则重回百万之内,又比上一年减少6万人。

  早在2010年底,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司长聂生奎就表示,“公务员热”已经出现降温苗头。他分析认为,降温的原因包括就业问题有所缓解、考生报考更加理性、大学生倾向基层就业等。

  公务员考试专家认为,近两年来考试人数的减少主要源于政策影响。根据要求,中央国家机关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比例逐年提高,2010年是70%,2011年达到85%,2012年除特殊职位外,彻底对应届毕业生关上大门。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人数自然会出现下降。

  从另一组数字看,前些年“公务员热”升温的速度非同寻常:2006年,参加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人数有6万多,到2009年超过77万人,2010年突破百万,达到104万人。

公务员热。

  “虽然这一两年公务员考试人数有所减少,但由于前几年报考人数激增,总体上仍旧保持着相当的热度。”李永新说。

  反思“公务员热”:正常还是反常?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公务员热”?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看来,一是因为就业压力大,每年都有600多万高校应届毕业生需要就业,而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不能满足需要;二是公务员职业较为稳定,声望较好,这是众多求职者选择公务员的重要原因。

  从社会层面看,这种人才的供给关系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将“公务员热”深究至报考者的心理层面分析,这种热度值得反思。

  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薛庆超认为,当今,“官本位”还有深厚基础,“学而优则仕”仍然主导一些人的思想,成为公务员无疑是实现这一想法的有效路径。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会放弃科研,心甘情愿地挤到公务员这条窄路上。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所带来的职业不安定感,也在助燃“公务员热”。高企的房价制造出“蜗居”“蚁族”,外企、民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带来“裁员”“减薪”,相比之下,公务员职业提供的保障具有巨大吸引力。

公务员热。

  2011年考取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张记朋原本在一家大企业工作。他对记者表示,宁愿放弃企业的高收入也要当公务员,他想要更安稳的工作和生活。

  求解“公务员热”:靠引导还是靠制度?

  一方面是中央机关职位的热,另一方面则是基层职位的冷,公务员招考存在冷热不均现象。为此,相关部门不断出台政策,引导求职者报考基层岗位,如中央国家机关提高录用具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比例,拿出岗位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甚至拿出岗位招录工人和农民。

  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指出,靠政策引导固然会使“公务员热”出现一定程度降温,但真正要使公务员招录回归到正常的选拔制度上来,改革现有公务员制度是必由之路。

  回顾历史,当社会出现“脑体倒挂”“下海经商”现象时,公务员绝对不会成为热门职业。回到当下,公务员职业超乎寻常的热度,是因为这一职业具有先天优势。冯丽娟认为,当职业公平化明显缺失时,必然会导致人们对优势职业的强烈追捧。

  改革现有公务员制度,使其与其他职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公务员热”势必会降温。

  改革首先要打破公务员“铁饭碗”,使其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据国家公务员局副局长杨士秋介绍,近几年我国已制定实施了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试点办法、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管理办法等多项法规,不合格的公务员可以被辞退。比如,2011年试行的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管理办法就规定,新录用公务员在一年试用期考核不合格的将取消录用。

  专家指出,公务员制度的深入改革还包括工资制度改革、养老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当这些改革逐步到位时,企事业单位职工与公务员在待遇、保障、提升上的差距就会明显缩小,人们的职业选择会更加多元与分散。

篇二:公务员热

公务员考试:理性看待公务员考试热


公务员报考指南 公务员报考条件 公务员报名入口 行测专题 申论专题
   今年全省公务员招录考试笔试将于本月举行,此次考试确认报名人数超过16.5万,相比去年增长了近2万人,呈升温之势。无独有偶,3月31日举行的全省事业单位招考同样火爆,全省报名参考人数超过8万,省直事业单位报名人数达到创纪录的3.8万多人。公务员热。

  “选择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是因为感觉工作更加稳定。 ”报名参加今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小李说出了很多考生的真实想法。记者日前在对10多位求职者的走访中发现,绝大部分的人认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工作在职业发展、工资福利、退休养老保障以及社会地位的体面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是个人求职中的首选。也有部分人在就业之后,因为难以适应企业的工作压力转而选择公职。

  现实的就业压力,也是促使不少人选择走上公考这条“独木桥”的直接原因。在采访中,不少求职者表示,现在虽然看似有很多就业途径和渠道,但是真正能让人满意的工作岗位数量有限,且不易获得。相比来说,公务员招录不断打破地域、身份、性别、学历性质等条件限制,报考门槛逐年降低,不少人出于“宁可碰了不要误了”的心态,选择加入报考大军。

  “分析‘公务员热’的出现原因,也能看到其中的积极因素。 ”省公务员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随着公务员考录的日益规范,招考规则更加注重公开平等和竞争择优原则,公务员考试已被称为“玻璃房中的竞争”,随着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广大考生参考积极性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由于考录实行统一招考、集中报名,客观上容易形成报考人员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状况。

  “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加入,可以促进公务员队伍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从而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服务水平。 ”该负责人同时介绍,自2006年《公务员法》实施以来,我省录用主任科员以下公务员100%实行公开考录。同时,逐步加大录用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去年开始省级机关职位全部从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中考录,市级机关比例达到75%以上,公务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当前社会条件下,大众应当理性对待‘公务员热’。”安徽行政学院教授昂永生表示,首先要认识到公务员考试并不是全面的智力考试。 “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只能说明你比较适合做政府机关工作。如果考得不好,仍然可以治学、经商,在科技、体育、艺术等领域取得出色成绩。 ”他建议,学校和社会应当帮助广大求职者尤其是学生群体,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根据个人爱好和特长,科学选择求职方向,倡导多元化就业观念,避免盲目、从众地报考公职岗位。

推荐阅读: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之常识判断,点击此处进入公务员热。

推荐阅读: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点击此处进入

篇三:公务员热

公务员时事政治:公务员热仍将持续


公务员时事政治 半月谈时评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报考指南 历年考试真题

  文章导读: 11月7日,2014年国考报名确认结束。据统计,本次国考报名人数超过152万,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一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因相对宽松的报考条件,成为今年国考的最热职位,竞争比例达到7183:1。

  公务员热还将持续

  11月7日,2014年国考报名确认结束。据统计,本次国考报名人数超过152万,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一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因相对宽松的报考条件,成为今年国考的最热职位,竞争比例达到7183:1。

  自2009年开始,国考报名人数已连续6年超过百万。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白智立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未来几年,国考仍会维持在一定的热度范围内,随着政府部门不断提高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公务员数量还将有所上升;与此同时,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基层乡镇公务员录用还未纳入公务员考试范围,随着这部分公务员录用实行招考,进而继续扩大公务员考试招考范围、增加招考职位,公务员热还将持续。

  2005年,中国出台公务员法,“凡进必考”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得到强化,考试职位的增加吸引了大批考生报考,使得当年国考报考人数从此前一年的18.2万人迅速上升到31万。白智立表示,“凡进必考”的制度虽然在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就有体现,但当时公务员考试还是小范围的招考,录取职位非常少,此后随着招考范围的扩大,公务员热也逐渐升温。

  数据显示,1994年,中国首届公务员考试招录人数仅462余人;2006年,国考招录人数首次破万,达到10282人;2013年国考招录人数上升至20879人。与此同时,国考报考人数也从20年前的4400人,上升至2013年的150万人,20年增长了340余倍。

  深究公务员热背后的原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副主任林燕玲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公务员工作体面、收入稳定、福利有保障,是吸引众多人报考的主要原因。前不久去基层调研时林燕玲发现,今年中国各地的就业形势已经愈发严峻,钢铁企业大面积亏损、部分代工企业面临倒闭,“企业职工的流动性很大,一个月有时能挣到八千一万,但辞职后可能三四个月没有工作,与公务员的稳定相比,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压力都很大。”

  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看来,近几年公务员一直是毕业生比较优选的职业。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录取为公务员后可以解决户口问题,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很强。

  除此以外,公务员热与中国高校的就业制度也有很大关系,毛寿龙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很多高校鼓励学生报考公务员,搞辅导班、让学生做模拟题,以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这些就业辅导,推高了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的比例。

篇四:公务员热

公务员热是求职者趋利避害的结果


公务员报考指南 公务员报考条件 公务员报名入口 行测专题 申论专题

  新闻背景

公务员热。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上个月结束报名。全国1.9万个招录岗位共有152万人通过资格审核。根据相关统计,其中有37个招录职位的报名比例超过1000:1。而我省上个月也刚结束的地铁公安人民警察专项招考,也有7400余人热抢200职位,最热门岗位比例近于305:1。

  新一轮国家公务员考试“大战”即将登场。面对千军万马厮杀过独木桥的惨状,这时候总有作壁上观的闲人摇头摆尾地感叹:抛弃理想,甘心屈身公务员队伍是当代大学生的不幸!

  被放大的公务员热甚至惊动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就在今年9月份,他为中国经济出谋划策时也提到,“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他说,“我们希望看到聪明的年轻人对妈妈说:妈,我去西部、去南部、去北部开公司去了”!

  趋利避害,人之本能

  暂且不论菲尔普斯是否了解中国国情,单从本国评论家而言,其实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趋利避害”是各种动物的本能。为啥公务员被热捧?公务员好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几千年的老话放到今天,尽管有其价值观上的局限性,但仍代表了先人对社会现象的智慧观照和总结。人总是愿意追逐美好的前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大门骤一打开,许多眼巴巴等着一点工资救急的公务员心一横,便在经济浪潮的席卷下毅然下海。放到今天看来,这批人丢掉铁饭碗,把自己丢在未知的未来摔打磨炼,不是傻得很?

  不过放在当时,在这批“弄潮儿”的眼睛里,外面的世界精彩多了,外面的机会也多多了。简而言之,就是下海比公务员这活儿更诱人。早前,国内电视台曾拍摄过的“80年代的下海风云录”,这部纪录片披露,包括SOHO集团董事长潘石屹、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等等如今大名鼎鼎的企业家,下海前都曾是公务员。试想,当时若不是抱着对更美好前景的热切追求,谁肯轻易踏出这一步?

  不惟公务员,那时候正赶上“文革”中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回城大潮,1700万知识青年从农村一下子涌回城市里,怎么就业?只有下海罢了。于是,可能创造更好前景和人生的“下海”便成了这个时代的主题。

  所以,追逐这个时代看来更好的“公务员”这一行,从个人角度而言,完全没有任何错处,它代表的就是一种本能的、更向上的选择。

  没有公平,就别苛责

  更鞭入一层,评论家可能会问:为何当下大学生只愿意将才学浪费在沉闷的机关生活里?或许他们更应该跳出个人的角度,向社会也发声问一问:为何你的大学生都愿意去考公务员?你的身上是否出了什么岔子?

  谈谈就业公平。如果眼前有一条康庄大道,试问有谁愿意在逼仄的独木桥上浪费青春和才学,一年到头白首穷经只为一次不知道有无结果的厮杀?

  前阵子,有网络大V在网上发起倡议:如果来面试的孩子当中有农家孩子,请优先录取他们。这样的活动当真暖到了人心里。且不谈所有年轻人,单说农村孩子,毕业后必须在找工作前入不敷出的阵痛和老家人的殷殷期待里煎熬。但太多的工作已不是凭才学就可以轻易获得: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凭借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轻而易举捞到了这些职位。“公器私用”蔓延到用人上,工作单位也成了家庭式作坊,只要有一丝瓜蔓亲,我就能把你弄进来。

  公务员考试横空出世后,经过几年的探索,它越来越规范的程序最大程度减少了暗箱操作的可能。于是,相对更公平更公开的公务员考试,为这些在焦灼中等待的孩子们指出了向上一路:比拼成绩,拿结果说话。就此而言,这条虽忐忑却公平,又不需要太多经济成本的路,如何不成为年轻人无奈而迫切的救命稻草?

  尽管近年来,有关方面也在极力传达基层公务员真实的苦状,试图扭转社会长久以来形成的认知。但摆在公众面前,我们仍看到公务员在医疗、养老方面绝对地占有优先的资源,因此这种悲情的诉说未免仍显得苍白无力,更有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的热辣辣。

  所以,公务员考试越热,我们不妨越冷眼旁观:这个社会究竟为了这些追梦的年轻人让出了什么样的路?

  当然,无可厚非的选择并不代表这是被鼓励和被赞赏的选择。随着公务员退出机制的深入探索,铁饭碗将被进一步打破。倘若没有忧患意识,停下学习的脚步而只想在机关里打发光阴,恐怕曾经光明的前程也要落空。

本文来源:https://www.chawenzhang.com/fanwen/21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