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awenzhang.com--高二作文】

作文题新高二我想对你说《一》

2014年10月高二月考作文题审题立意与范文

2014年10月高二月考作文题审题立意与范文

【试题回放】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据说,牛的眼睛结构独特,使它看外界时外物要比实际形状大许多,因而,它总是屈从于体格、力量实际比自己弱小得多的人类,耕地时也感到田土巨大,苦役没有尽头。

在南亚常可看到这样的现象:人们用细细的铁链拴住大象的腿,让它们几十头连成一长队,俯首贴耳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其实,大象完全有力量挣脱铁链,但由于幼年时挣脱不了,因此,就认为自己一生都无法挣脱。

从材料中提炼观点,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或者记叙文。

【范文】

人生岂能不战而败?

回首我十年来走过的作文之路,那些跌跌撞撞的身影,或深或浅的脚印,让我不禁联想到田野之牛、南亚之象!

有人说,什么是作文,作文就是生命的狂欢!而我却丝毫也感受不到一滴狂欢的甘甜,在写作文的这条道路上,我已经不战而败了!

早岁那知世事艰?

小学三年级开始作文之旅,一开始就被挫败感填满内心啊!小学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在小伙伴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记得她布置给我们的第一次正式的作文题目是《我的XXX》,我从自己波澜壮阔的童年时光中打捞出“姐姐”,写出生平第一大作《我的姐姐》。习作被老师在班上公开朗读,老师声情并茂,底下小伙伴们全都笑翻了,因为“我的姐姐”被我写成了哥哥的形象!哄堂大笑中,我幼小纯洁的心灵从此视作文为畏途了!从此小学阶段的作文,老师看得心酸,而我自己看得鼻子酸。

“中原”北望气如霜!

我感激我初中的语文老师。她每天十二分的热忱引导我们积累名言警句,名人素材;每天布置我们写一篇作文,长枪短炮,读后感寓言什么的,都让我们在那文学的园地中走一遍。我们作文水平提高了吗?没有!我依然生活在小学作文的那一次哄堂大笑之中,初中三年作

文路途上刮着冷风,飘着冷雪!幼年时屈从了老师的权威,认定自己挣脱不了“缺乏文学细胞”的铁链,从此,就认为自己一生都无法挣脱这种宿命。

面壁十年“要”破壁!

高中都读了快一年半了吧?自己看过了多少野书,闲书?蒋方舟,安意如,梭罗,七堇年,郭敬明,仓央嘉措,当时明月,于丹,余秋雨,林清玄,龙应台,周国平,莫言,林徽因……他们对生命的呼喊无数次启迪我的心智,驱散心灵里的蒙昧,可是!我高中的作文,我高中被林清玄,余秋雨大师浸润过的作文在老师的批语中依然是“主旨不明”“不会选材”“主次不分”“观点平庸”“内容空洞”!

面壁十年,神兵已成,天眼已开,我要冲关!

其实,仔细想来,我看的书并不比别人少,面对同一件事物,我当时脑海中奔涌的描述与评论之句并不比别人的缺乏想象力与思想的力量。为何迟至今日依然惧怕写作文,依然在作文的园地里“把头沉重的低下”?{作文题新高二我想对你说}.

是因为从小内心就埋下了恐惧的种子,是因为一开始那一次注定不能完美的“演出”就遭受了无情的嘲讽,是因为一开始就陷入了一种思维的定势!但天才的第一声啼哭也不是天籁之音啊!

我怎可就此认命?!人生岂能不战而败?!

七堇年说:“人生如路,须在最荒凉中,走出最繁华的风景。”在志向远大者的词典中,风,很多时候是逆向的!那就锻造披荆斩棘的铁手,熬炼百折不挠的气概,不断破除“心中之贼”,甩掉犁铧,挣脱铁链,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自由地“飞翔”在壮阔的大地!

【附注】明代一哥、心学大师王阳明有一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作文题新高二我想对你说《二》

我想对你说高中获奖作文

我想对你说

山东省东平高级中学高一(21)班 马 宁

你,执着一把倚天剑,站在泰山之巅,划破了公元二0二年的那个夜晚,怒视狂风,颜色肃穆。从此,你便主宰了那段历史„„

曹操,我总想对你说些什么。

年少无知的我,曾经错过了你。无论是电影、京剧、抑或是在多数的历史书,都将你归入邪恶的一边。在京剧的舞台上,你音如狮吼,面如豺狼。白脸,就是奸诈的象征。在电影的角色里,你杀人如麻,陷害忠良。我咬牙切齿,对你恨之入骨。我不明白,为何挟持小小的献帝,为何诛杀忠贞的皇后,为何将危难时刻救你于水火的老者斩于剑下,你为何忌恨杨修将他置于死地。我不知道你为何如此凶残,我甚至以为你已经没有了人性„„

我知道,那是我错怪了你。

青年以后,我曾翻阅《史记》与《三国志》,我几乎被你的魅力所折服,为你的才能所震撼。

如果没有你,那衰颓的汉室也许早已支离破碎,众叛亲离。在这危急关头,是你站出来,一声令下,威震四主,才稳固了这汉氏江山,如果没有你,也许外族侵略,也许生灵涂炭,甚至国破家亡。

你,独具慧眼,求贤若渴。没有你,夏侯一氏如何融入这腥风血雨,施展才华报效国家?五良将又怎能在长板坡前聚首?典韦如何能忠传万世,义留千古?你曾跪在典韦坟茔前抱头痛哭,亦曾赤脚迎许攸,为留徐庶费尽心机,为曹洪披麻戴孝。

如果你不是一位忠义的王者,那些贤臣志士又怎会尽数奔你而来?

你不仅是一位勇士,更是一位雅士,你曾站在碣石之上吟咏抒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在梦里,几次见你引浩荡大军,擎曹字大旗,向江东去。长袍掩日,旌旗蔽空,你表情庄重,眉毛紧皱。

多少人猜忌你的野心,是一统天下,还是血洗中原?无他。家和国泰民安。 你,留下一段历史,悄然离去,我们不知你的坟茔在何方,更不见你灵魂的踪迹。奸雄、枭雄抑或是英雄?罢了,都已随黄沙东去。

在我眼里,你就是英雄。

你,就是一个不解的迷。

没有你, 也许没有三国„„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

作文题新高二我想对你说《三》

高中材料作文题精选

材料作文题

体悟生活 多角度解读生活和人生

【命题一】

和煦的春风吹来,迎春花、樱花、玫瑰花、郁金香……渐次开放,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朵以美的姿态、艳的色彩,给我们展示其特有的魅力。可是花开不长久。春意阑珊时,花朵便凋零飘落,路边落红无数。有人感叹花易落,春易逝,黯然神伤;有人却笑对落花,看落英缤纷,悟芳香犹存。

{作文题新高二我想对你说}.

请全面理解材料内涵,以“花谢香犹在”为题构思作文,不可脱离材料的含意。要求:立意自定,内容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花谢香犹在”题目,有两层含义。一是本义,意为自然界的花落了,而芳香犹在;二是比喻义和引申义,指生活中某些美好的东西失去了,但给人的美好印象还在,它的影响还在。我们写作此篇作文,宜从本义写到引申义,从“花”写到“人”,从“自然”写到“社会”,这样文章内容较为充实,立意也深刻。

可以从几方面展开思路。

①写人。写人虽然离去(可以是“离世”,也可以指离开某地,去了异乡),但他的品质、精神等还留在此地此处,还留在人们心中,还在激励鼓舞着人们。

②写事。写某个特别的事件,事情的发生,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在人们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事件虽过去,其价值和意义仍然存在。或写某个活动(如某场演出,某次公益活动),化费了心力,获得了成功,活动虽结束,却留下了影响,留下了经验和体会。

③写情感(当然也涉及人和事)。写某一种特别的“失去”,余味却存留。如写父母婚姻解体,爱情不再,却对子女的关爱依旧,甚至更多。如写旧居拆迁,老屋已不在,但相熟的邻居、旧日的生活让人怀念,旧日的情味永在。如写文理科分了班,原先的班级解体,可同学之间的情谊却还有,还有彼此间的帮助,相互的激励。

④写自己读书的感悟。如某位杰出的作家虽然已经离去,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一直散发着光芒,书“香”不会散去,思想永留人间。

⑤写历代文化的传承。无数的前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他们人虽逝,文化遗产永存,永远给后人以启迪和影响。

【命题二】

莫言说‚世‛,说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回老家与侄子们交谈,他们竟然不明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含义,因为他们从没有弯腰割过麦子。刘震云说,他姥姥割麦比别人快,诀窍是弯下腰不直起来,直腰次数越多越腰疼。正是‘干活原本无技巧,能忍自然效率高,人生态度千万种,一个熬字万事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说世”即说世道人生,说人生的哲理。“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一句俗语,比喻一个人不了解实际情况,不作实地体验,就对某事夸夸其谈,乱发议论;也比喻会说大话,做事眼高手低。莫言说侄子们不明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含义,是指他们没有多少生活体验,没有经历生活磨练,对生活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引用刘震云的话,是以刘震云姥姥的生活经验来说明这样一个生活哲理:奋斗和劳作是生活的要旨,是人生的主旋律;劳作,需要“忍”和“熬”,需要踏实刻苦,默默付出,坚持不懈。

结合材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立意:

①从“年轻人如何入世”的角度立意。年轻一代,初入人世,比较单纯。要经历生活的磨练,才能理解生活的真谛。许多事,想着容易,做起来艰辛。到社会上做事,要放低身段,努力实践,要耐得住寂寞,熬得过辛苦,忍得了委屈。踏实做事,才能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写作时,可以联系生活中的“蚁族”和“屌丝”,联系年轻一代的奋斗经历来正面议论,也可列举“啃老族”等例子进行反面论证。

②从“生活态度”方面立意。人生在世,要走好前面的路,有怎样的心态、怎样的生活态度很重要。做好某些事,或追求某项事业,有时并不一定需要过人的才华,非凡的能力,而需要踏实的态度,苦干的精神。苦干,不是一时苦干,有可能需要持久的苦干,这就要 “忍”,要 “熬”,要有耐力。刘震云的姥姥割麦不直腰,并不是她腰不疼,而是她忍下来了,割得更快。当然,做事也需“巧”,要总结经验,化作智慧。“姥姥”知道“直腰次数越多越腰疼”,这就是生{作文题新高二我想对你说}.

活经验。

【命题三】

有一位名人说过这样的一件小事,他说道:‚小时候,第一次去买橘子,出门前,母亲仔细教我要如何挑选好的橘子,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最后叮嘱的一句话:‘要留些好的给别人,不要全挑光了。’这句话让我受用一辈子。‛

要求:以“一句好话”为话题,自己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在我们成长的岁月,总会有人给我们一些教导,一些忠告。有些话明白而警辟,可以让我们受用一生。材料中母亲就“买橘子”最后叮嘱的那句话,是想让“我”明白:活着不能只想着自己,还要想着别人,对别人要心怀善意。“母亲”用最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人生哲理,这句话在这个场合说出来,非常自然,让人易于理解易于接受。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谁给过我们告诫?哪些话给了我们生活启示?那“一句好话”有什么内涵,是在什么场合说起,又怎样使我们“受用”?

结合材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①从材料出发,以“善”的角度思考和立意,写“生活中,对别人要有善意”。生活是繁杂的,人与人相处是一门学问,有善良之心,就能化复杂为单纯,化“纠葛”为美好。善良之人,明白自己更理解{作文题新高二我想对你说}.

他人,能时时为他人着想,做好事,行“善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马克·吐温说:“善良的、忠心的、心里充满爱的人不断地给人间带来幸福。”雨果说:“善良的心就是太阳。”托尔斯泰说:“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也越多。二者水乳交融,相辅相成。”年轻人初涉人世,有善良之心,就能悟到人与人相处之道。

②从“一句好话”的角度思考和立意。生活中,阅读时,我们不经意间会遇见“一句好话”,突然间使自己悟到了什么。这句话或对自己行事起了作用,或一直鞭策鼓励着自己。可以围绕“一句话”来记叙描写,写出“一句话”对自己的意义。以下的话就是“好话”,如:“生活就像剥洋葱,你一层层地剥,总有一层会让你流泪”;“父亲,你的前半生我无法相陪,你的后半生我会奉陪到底!”;“音乐,是人生的第二张床”„„

③从“母亲说好话的方式”这个角度思考,从“教育方法”方面立意。材料中,母亲对“我”的教育,是自然而然的,是和风细雨式的,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好的教育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好的教育方法可能适得其反。如何教育人,是一门大学问。那种粗暴的、强加的教育,可能会损害受教育者。如写议论文,可从正反两方面议论。如写记叙文,可从生活中找材料,写鲜活生动的生活场景和生活事例。

(江苏省盐城中学刘红)

作文题新高二我想对你说《四》

我想对你说高中学生获奖作文

我想对你说

山东省东平高级中学高一(22)班 王 磊

历史浮沉,岁月静走。透过氤氲的水汽,我望见了你火红的背脊。赤壁,我想对你说:“在群雄割据的年代你见证了血色的历史,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你守卫了记忆。而今古色不再,愿你能化作火红的丰碑,见证和拱卫蓝色天空的和平。”{作文题新高二我想对你说}.

曾记否,在那旌旗蔽空的下午,羽扇纶巾伴着东风扬起飘逸的弧线,河面下不安的铁链哗哗乱响。十艘冒起浓烟的小船风驰电掣,划裂难以愈合的波纹。接着,海面上冲起漫天的大火,吞噬苍穹。我想,那时你的眼睛里一定噙满了悲哀,耳边一定回荡着烈焰的号哭。残阳如雪,望着你摇摇欲坠的身影,我大声对你说:“你应该坚强,你应该伫立,你该让这蒙昧的众生在烈焰灼烧中醒悟!”

你成功了。因为你的背脊已燃火红,纵使身躯已千疮百孔。你是一个真正的见证者与守夜人。

我隔着遥远的时空抚摸你残破的躯体。我想,那时那刻的你,到底承受了怎样的苦楚。或许也有人如此抚摸你,念着等他回家的妻儿;或许有人用刀锋刻进你的身体,追求活下去的希望;或许有人眼露绝望,却还要向天空喃喃祷告„„这是无穷无尽的悲伤之海,战争之痛。

你长在江南,不该有小桥流水、巷口飞燕吗?不该有细雨霏霏、纸伞素女吗?这些伤痛本不属于你。它该存在于荒无人迹大漠风沙天阴鬼哭的古战场。可你如此坚贞,如此肃穆,如此顽强。我想对你说,你是一座真正的丰碑,你是一个真正的斗士!

历史如尘,风过已散,曾经的曾经都随风飘远,过去的过去也叶落归根。承载着人类伟大创造力的世纪拔地而起。看着那些出入于纸醉金迷、沉溺于灯红酒绿的人们,你是否感动了更大的悲哀?几多年前,一位文人于你身边吟哦出“物与也我皆无尽”的时候,你又是否相信如今的日子:天已不蓝,水也难清,浮躁的人们,已将纷飞的炮火当成了恣意的诶资?

夕阳西沉,我仿若回到了那个血色的时代,你在我眼前巍峨矗立,就像一头沉睡的远古巨兽。蓦然回首,我想对你说:

你该化作一座血红的丰碑,用你巨兽一般的嘶吼唤醒人们麻木的内心。这世界需要蓝天,需要持久的和平!

作文题新高二我想对你说《五》

作文题{作文题新高二我想对你说}.

作文题:刚柔并济对抗规则 这个世界会好吗?

{作文题新高二我想对你说}.

又一次想起了《河殇》这部纪录片,其中有一段台词令人印象深刻,但又无可奈何:

“你看在这些体育竞技场上,中国人是多么狂热呵。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大伙都跳,都哭。如果输了呢?大伙就骂,就砸,就闹事。一个在心理上再也输不起的民族,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已经是五联冠了,压在她们肩上的是民族和历史的沉重责任。假如下一次她们输了呢?”

这两股双向逆反的风潮说明了什么呢?假如下一次真输了或真赢了呢?又会是什么出乎寻常的表现?公众寄予的狂热期待带有一种极端功利色彩时,本该所具有的体育竞技精神被消弭缺失,金牌得主春风得意,却没人去关注银牌或铜牌的汗水,印象中那些都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背后则代表了整个社会的激励机制出现失衡。

接受过教育的人都经历过应试考试,60分是及格分,100分是满分,等价换算亦可。在这种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下,区别极好、极坏的标准就被延续下来:满分或不及格。满分的数值一目了然,不必赘言,而不及格则被一笔带过,具体分值都羞于提及。正面就是告知其有所为,而反面典型则是告知其有所不为。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了习惯了规则,学会了在规则下循规蹈矩,甚至开始带有偏见地去认识这个社会,而且喜欢用一种最隐晦的方式去表达

自我了。有人会说,规则就是这样,激励和惩罚都是预先设定好的,与生俱来而且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激励和惩罚又是谁制定的?它是否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并没有人去质疑它,既然是规则就好好遵循它,其他不必多问了,更何况这是未知、欲知的命题。

很多时候,最显性的东西往往是最难看到的。

{作文题新高二我想对你说}.

应试教育正是这样的糟糕模式,考卷上分数是唯一的指挥棒,也是最终衡量一个人今后是否有出息的标志。难易程度和分数不是一成不变的,以至于每一个人拿到分数后,总要不自觉地与上一次分数进行一次综合对比,进步与落后的褒奖和批评就随之产生,中间争议不断但好像又习以为常。至于激励和惩罚的规则就是一项看似柔软但强硬的举措,进则褒,退则贬,总得依照上一次为基准。

回归到社会化大生产期间,这种非此即彼的标准二元论在激励机制并不完善的背景下也逐渐凸显,计划经济时代,干多干少都一样,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让人怠慢消沉,继而转向市场经济,制度设计中的绩效考核被执行,人的潜能被彻底激发。

激励性评价也需要批评和惩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又快又好”口号,言外之意就是人在生产分工环节永远处于略低的位置,要顺应机器的运转,被机器所奴役,人的正当目的性和个性被抹平。最终,我们看到了贫富差距的鸿沟越来越大,这正倒逼着一种上至制度下至观念的的变革,试图扭转了这种不合理的局面,“寻求最

大民意的最大公约数”、“又好又快”发展成为主流路径,但离开理论谈现实,民意的力量又带来多少真正的变革?

三句好话抵不上一嘴巴,我们永远是在看到了结果后,再根据对比展开“以利诱之”的劝服策略,这种利既有物质和精神的激励举措,或有投以鲜花、掌声和职位,或有惩罚、责备与罢贬,口号也很冠冕堂皇,落后就要挨打,进步永远在路上。然而,人的能指带有诸多的无限性,下一次永远都存在不可被参透的未知,不知未来多少变化莫测。 无原则的夸大任何一种方式都会使激励性评价走进误区,相比较“以利诱之”,更希望有“诱之以利”这种可供参考的激励举措和规则意识,用各种手法点中矛盾点,顾及每一个分层等级的群体,关照到每一个都可能成为被赏识的人。(

教育评价机制应当动起来

合肥六中高一语文组 陈晨

漫画中有两个孩子,分数变化不同,所受待遇也不同,若要简单概括,可谓是“图中两小儿,哭笑各不同。前者2分降,后者6分提。热吻已不再,巴掌甩不轻。若问此何故,评价当相移!”

从这幅漫画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孩子取得不同分数时,家长们的教育评价是不同的。漫画里体现的教育评价方式有可取之处吗?肯定有。第一个小孩得了一百分,受到了表扬,第二个孩子进步了,也受到了表扬。从这个层面来看,两个孩子同处于一样的考量机制和评价机制中。试卷难度一样,孩子们得到了与学习态度正相关的分数,说明孩子们处于一个公平的应试环境中。家长们看到了分数的变化,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期帮助孩子们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是遵循教育的科学方法的。

但是这幅漫画寓意是不是仅仅如此呢?诚如上文分析,这幅漫画中有可取之处,但是表现出的教育评价机制的问题,却更值得人们深究。两个孩子考试,一个高至满分,一个徘徊于及格线,说明两个孩子确有水平差异,接受能力高低之分。那么拿同一张卷子去考察不同层次的孩子,虽然公平,但是公正吗?春秋时期孔子尚且知道因材施教,那么发展至今天的教育,仅仅根据同一张考卷分数的变化而不考虑孩子的水平和层次,这样的教育评价机制是不是有待商榷呢?

事实情况如此:下降2分的孩子依然是高水平,提升6分的孩子依然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布鲁姆说,评价是系统收集证据确定学习者是否发生了变化。那对于一两次考试,我们应该做的,是给高水平的孩子多以宽容,允许他们有一定分数升降的弹性空间。给低水平的孩子多一些肯定与鼓励,允许他们有足够的进步成长的时间。这小小空间和时间的存在,是可以使得教育评价机制动起来的润滑油和缓冲板。

更进一步看,漫画体现的评价机制以及家长面对分数的简单粗暴,仅仅是众多评价机制中的一个缩影。我想,不同分数带来热吻与巴掌巨大的落差,何尝不是教育评价机制背后的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缺乏自信的急躁的体现呢?民国时期虽兵荒马乱但大师辈出,恐怕原因可窥一二。

教育机制如此,社会上各行各业是不是也可以有“因地制宜”的评价机制?对于个人,不因业绩的浮动简单粗暴评价个人能力,对于国家,不因GDP的浮动去断言国家的发展趋势。对于不同的孩子,不同考查不同评价,将略微浮动的数值定在弹性空间内,彰显的是评价机制背后的整个社会的自信力与胸怀。评价体制动起来是教育之福,深刻思考评价机制背后的原因,则是社会之福。

本应同奖赏,责罚何太急

合肥六中 张伟

漫画中有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成绩从100分到98分,第二个孩子则是从55分到61分。出人意料的是,得到父母奖赏的却是成绩相对较低的第二个孩子,第一个孩子不仅没能得到父母奖赏,反倒被重重责罚。

掩卷沉思,我们不难推测孩子家长的想法。第一个孩子纵使分高,奈何仍是退步,即使只是退步了小小的2%!但第二个孩子则不一样,他可谓进步明显,整整进步了10%有余呢!

本文来源:https://www.chawenzhang.com/zuowen/52764/